【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
走进刘玉珂的书房,室内宁静雅致,书籍排列井然有序,微微有些许阳光映射,正好落在翻开的《资本论》上。已是满头银发的刘玉珂正坐在书桌前,笑吟吟地怀念过往种种。就是这样一位和蔼老者,俯首一方案牍,经史求知,治学严谨;坚守三尺讲台,执教数载,桃李成林;耕耘半生辛劳,退而不休,无私奉献。
攻苦食淡,励志笃学
“都是在党的培养下,我才有机会上学。”刘玉珂出生于1940年,正是抗战时期,动乱、逃亡成为笼罩在当时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正是因为这段流离困顿的经历,刘玉珂对解放后得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倍感珍惜,也牢牢抓住可以上学的机会,她总是准时出现在教室,勤勉上进几乎成了刘玉珂学生时代唯一的发条。
1958年,品学兼优的她被保送到新乡师范学院(betway官方app 前身)数学系。她求学时,正值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学校生活条件差,学生也吃不饱饭,女同学虽然自己也吃不很饱,但还是时不时节省点饭票,捐给“大肚汉”男同学。伙房要求男同学捡外面农民不要的白菜根,煮一煮让大家一起吃,就是极大的享受,当时的艰苦可见一斑。可大家的精神状态很好,同学们在一起会说“等我们老了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曾经过了最艰苦的生活考验,我们是胜利者,以后再有多大的困难也不怕”。“老师们认真教,我们就认真学嘛。”师长对她倾囊相授,刘玉珂感激不已,想到党和国家对自己的培养、师大对自己的教导,她心中暗下决心要回报国家和母校。即便条件再艰苦,刘玉珂求学的热情也一直高涨。
大学毕业,根据党和国家的需要,我去过中学、下过工厂与工人师傅同吃同住、同劳动,又被送到中央团校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刘玉珂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学数学的居然会去教经济学了。70年代初,高校开始招生,刘玉珂回到母校,担任生物系辅导员。因为爱读书,她抓住学校办读书班的机会,一头扎进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后来,她被调到了政治教育系,担任政治经济学教师,这也成为她后来教授《资本论》的敲门砖。跨学科当老师的刘玉珂心里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但“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为了给学生最好的课堂体验和知识理解,她常常备课到晚上一两点,在讲政治经济时,它就已经把《资本论》的主要观点加进去了,把薄薄的教材、经典论断增补成厚厚的讲义,刘玉珂家里读书的灯也没在半夜十二点之前熄过。过去,也曾在五五四平房教室上过大课,那里冬天没暖气、扩音器,教室窗户还破洞,风呼啦啦地响,为了让学生听到学到,刘玉珂撑着跟风声比嗓门,学生们跟随着这位老师的思路,愣是一点都不怕冷了。外语系一些同学曾站在窗外跟着听课,让老师很受感动。
1980年,应学校学科发展需要,刘玉珂被派往山东大学学习《资本论》和《经济学说史》。面对山东大学深厚的经济学基础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刘玉珂牢牢把握住这个有利于个人知识素养积累和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机会,一丝一毫也不敢松懈,“我还不赶紧看书,一遍一遍读《资本论》,去跟老师探讨。”她抓紧时间沉浸在求知的亢奋中,甚至假期也未曾去周边景点旅游,更别说回家了。她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啃《资本论》,广泛阅读经典名著、文献,有了新问题、新发现,在学习交流会上敢提也敢说,连当时一位为她讲课的知名教授都称赞一句:“刘玉珂就是敢问!是学习最深入的学员,最有见解的学员。”她在结业考核时所答的题目“对《资本论》中逻辑与历史统一问题的一点看法”获得优秀成绩,并发表在学报上,受到理论界的重视。
就这样,“满载而归”的刘玉珂为以后的教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开启了betway官方app 经济学发展的新时代。
甘为人梯,桃李成林
“刘玉珂把《资本论》讲神了!”这一消息在当时的betway官方app 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那些平时最怵这门课的学生也会去旁听。有听过课的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跟刘老师学完《资本论》,你会发现你已经不是你了,你已经站在一个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高,视野更开阔了。”有学生说,是她给了学生一把打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金钥匙”。
在讲台上洋溢着自信笑容、侃侃而谈的刘玉珂在讲台下却并不轻松。《资本论》这部被称为马克思主义大百科全书的鸿篇巨制。对普通人来说能够完整读下来已实属不易,更别提还要教会学生。这份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要想担当起来,还是得付出巨大努力,刘玉珂至今仍忘不了她第一次为学生教授《<资本论>选读》这门课时的情景。因为在讲《政治经济学》的时候,就是以《资本论》为脉络,不枯燥,从人类社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它的辩证逻辑在哪里,并引用别人的一首小诗,在第一堂课就把学习资本论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当然,要让学生掌握其博大精神的内涵和方法论是要花大力气、大功夫的。关于方法,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科学抽象法、具体和抽象的统一、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归纳与演绎的统一,学之使人受益无穷。所以,她时时注意课堂反馈和学生意见,鼓励学生主动与之交流讨论,在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在课后的总结反思中力求教学突破。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实践中总结探索出了“《资本论》四步循环教学法”,即以篇为单位进行“讲解—阅读—研讨—习作”,不仅帮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步入了《资本论》的殿堂,还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资本论》理性美与科学美的兴趣,学生们也在她的带领下学到了更加扎实深入的知识。
立德树人,师德为先。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刘玉珂极其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刻教导学生们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通过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敏锐发现学生的思想困惑和错误认识,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劝告。同时,她还强调躬亲实践,学习重在掌握方法,要形成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刘玉珂常常带着研究生参加全国学术研讨会议,聆听名家讲学,了解学术动态与业界动向;也总是亲自带着本科生们下工厂、走农田,指导他们进行社会调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她鼓励现阶段在校生:“如今的学生大多思想比较活络,这是他们的优点,同时也是不足之处,希望学生们可以沉下心来钻研学问,灵活运用当下丰富的资源,不断提升自我。”
师者大爱聚桃李荟萃,师徒深情牵家人温暖。刘玉珂教学生时,严格要求,谆谆教诲,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生临毕业时,她关注学生的工作去向,为学生就业择业尽心尽力,出谋划策;学生工作稳定后,她又如同家中长辈般,给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支个招,职场规划上提个醒,对学生有着操不完的心。我校商学院副教授朱秀芹回忆起毕业后留校工作时,刘老师对她百般叮嘱的情景依旧禁不住眼眸一湿,刘玉珂为她讲解实用的教学技能及师生交流的方法,帮助她尽快完成从“毕业生”到“新手教师”的角色转变,顺利胜任教学工作。待到一切稳定后,刘玉珂又时不时提醒她重视科学研究,并提供参与教材编撰及与学界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
一点一滴的关怀中饱含刘玉珂对学子的疼爱与期许,也让散至五湖四海的学子有了一份沉甸甸的牵挂与勉励。多年师徒情谊,不是母亲,胜似母亲。母亲节那一天,一声声“妈妈”的亲切问候让刘玉珂感动不已。有学生为刘玉珂送来贵重的礼物,可是她不为名利,不尚虚华,总是微笑着婉拒或是备一份回礼。不只是逢年过节的问候,平常串门儿聊天,刘玉珂的家里也是有说有笑的。朱秀芹去老师家做客,一见面就被老师唤着“丫头”,亲切地拉着手交谈。刘老师外出旅游还不忘给他们准备小礼物,时常记挂着学生及其家人。她常说:“刘老师的关心关怀与体贴入微带给我满满的幸福感!这种感觉真应那句了‘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桑榆虽晚,为霞满天
早些年,学校的政教系包括政管、经管、法学等学科,刘玉珂提出应该适应社会发展,单独设立经济学,于是她与其他老师一起筹备建立了财经系。谈及当时建系的困难,刘玉珂爽朗笑道:“困难是有的,但选择的事情就要义无反顾。当时的老师心也很齐,有困难也都克服了。”刘玉珂还一直强调,建系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功,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
为了壮大财经系,丰富财经人才,刘玉珂可谓是煞费苦心。刘玉珂在我校积极组织举办“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全国高等师范学院顶尖的经济学人才齐聚我校研讨,为我校财经系学生提供了学习前沿理论、先进思想的平台和机会。1996年,不断提升自我教学水平的刘玉珂被聘为河南大学兼职教授,与河南大学联合培养了我校财经系第一批硕士研究生,自第二年起我校财经系便开始独立招收研究生,这一重大突破,也是我校经济类硕士研究生培养办学的开端。
人们都说“在其位,谋其职”,而刘玉珂却真正做到了不在其位,也心念学院的发展。她在担任财经系系主任时,一直为了财经系的发展来回奔波,考虑到自己即将退休,便殚精竭虑地规划财经系的未来。她认为,作为系主任,不仅要管理学院行政方面的一切事宜,更重要的是要带领专业科研不断突破、不断发展。“搞业务谁都会干,但是懂业务很难,希望可以有人把经济学带出来,对我们学校的整体成长有好处,对国家也有好处。”她把自己说不尽的想法留给财经系下一代建设者,希望财经系的未来能够再上一层楼。尽管系里很多人都希望刘玉珂可以在这个职位上再多工作几年,但她都推辞了。“我应该把舞台留给他们年轻人了。”
退休后,刘玉珂依然关注师大发展,仍在为师大发光发热。在学校发出让她担任教学督导的邀请后,她欣然接受,并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套见解独到的督导理念。她认为,作为督导,关键是要发现人才、发现优质课、发现闪光点,这个才是主流。而如何发现人才呢?如果听说一位老师教学水平高,听完他的课也能发现确实教得很好,就鼓励这个老师去分享经验。提升别人的过程中也是自我的提升,对优秀的教学方法应当大力推广,对教学效果较差的原因也要及时更正,这是她作为督导那几年一直在坚持的事情。她认为,学生、教师和督导从来都不是对立面,一味的挑刺只会让学生和老师越来越消极,这对教育的发展会是个恶性循环。此外,她耐心地做好对新晋教师的向导、指导和疏导工作,鼓励其不断优化课堂内容和教学设计,对学校教师能力素养的提高和课堂效果的增强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刘玉珂觉得,自己学习的道路上一直受到别人的指引和帮助,特别是从数学领域跳到经济学领域去研究如此深奥的《资本论》的过程中,少不了那些行业大师的指导。心怀感恩的她也希望能在别人淋雨的时候递上一把善意的雨伞。在接手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鉴定这一任务后,刘玉珂在那三个月里把近五十万字的文章一篇一篇地仔细阅读和审校。“如果是个老人,那这篇著作就是他一辈子的心血,你得给人家认真看,不能让他这一辈子埋没了;如果他是个中年人,要看他这一篇是否立足在他的成果,是否在他们同龄人中间有发言权;如果他是个年轻人,要看他是否可以凭借这篇文章展露头角。要有理有据的说出来,这个东西哪里好,哪里欠缺。”甚至如果有的文章引用不全,她都会特地找到出处给对方标注上去,这是刘玉珂对他人负责的态度。因其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刘玉珂被评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鉴定“认真负责鉴定专家”,列入优秀评审专家库。
“当然,我也要自立、自强、自信、自尊,老人这样才快乐。”已是耄耋之年的刘玉珂对生活抱有乐观向上的态度,她勤于规划,热爱学习,用心品味生活。
看过师大校门几度新建修葺,度过五五四教室几夜灯火长明,刘玉珂一如师大长道上两侧的银杏无声而又张扬着秋黄春绿,只是顿足回首才觉累累硕果已坠得枝叶弯弯。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华,她是学人大家,是名师益友,是被学生深切呼唤的“妈妈”,是热情拥抱生活的真性情长者。芳华过尽,仍有丹心清鸣。
(党委宣传部 肖亮亮 大学生记者 艾文静 王艺萌 侯雨欣 孟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