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
薪火传递,生生不息,外国语学院在一代代人的接力之中昂然矗立。梁晓冬在来到师大外院四十年光阴里,从学生到老师,从求学、教学、科研到行政管理,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日月更替记录她一路的艰辛探索。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回顾来时的路,灿烂繁花尽展眼前。她将科研路、育人魂相互交织,共融师大新发展,共谱师大新篇章。
孜孜不倦勤勉求学
1977年,梁晓冬高中毕业后便在母校安阳市永安街小学担任代课老师,但对知识的渴求与对未来的期望并未让她止步于此。同年9月份,当梁晓冬的高中班主任赵学武老师告诉她高考制度可能要恢复时,她便做好了参加高考的准备。“临近高考,辅导班偌大的教室被围得水泄不通,连老师脚下都是挤着听课的学生。我因为瘦弱无法挤进教室听课,只能站在宽厚的窗台上听,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求学的艰苦并没有让她退却,反而更锻造了她的能力、磨练她的心性。同年12月中旬,梁晓冬参加了高考,其高考总分超过了本科录取线(后来才得知),美好的未来似乎就在她眼前铺陈开来,“可能因为志愿报得不合适,我被安阳师范学校中文专业录取了。”对于一直心仪于英语专业的梁晓冬来说,这无疑是命运给她开的一次玩笑。
面对命运的捉弄时,梁晓冬没有轻易妥协。1978年5月,经过高中班主任的劝导,她带着“先学习中文,为英语打好基础“的想法到安阳师范学校报到。但是她的内心始终充满对英语的热爱,在那段岁月里她始终坚持自学英语。
终于在1980年5月,勤勉上进的她迎来了新的机遇。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对再次参加高考的渴望,梁晓冬在中师班主任朱亚伟老师的推荐下,成了安阳市第二中学的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当时在二中教学,虽然每周要上二十节课,我也坚持去听高二、高三的英语、历史、数学等课程,为两年后的高考做准备。”在那两年里,她一边教学、一边苦学,熬至后半夜于她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时光见证了她的努力,她的心血没有白费,1982年7月,梁晓冬再次参加高考,最终考上了她心仪的英语专业,开启了在betway官方app (当时的新乡师范学院)的求学之旅。
“回顾我在师大四十年的光景,首先想表达的就是感恩。我的各种荣誉和成果都离不开师大与外院师长对我的栽培。”提及此,梁晓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认为自己的成长成才一直离不开师大的扶持,“当年,学院教学已经建立‘以老带新’的优良传统,我们小班的英语精读就是由老教师丁淑英和青年教师田海龙共同承担的。两位老师一人两周轮流授课,每天晚上到班里进行课后辅导,当面纠正我们的语音错误,检查口语和书面作业,使我们受益匪浅。”不仅如此,“尚全荣老师向学院建议开设了英美文学实验课,把我们几个热爱文学的学生组织起来,无偿给我们加课。”梁晓冬仍记得,每周四学时的小组课程都是在尚老师不足10平方米的书房进行的,但在这一片小天地学习的经历对她的影响极为深远,“这为我的文学教学和研究打下了深厚基础”。
除了向本校老师学习之外,梁晓冬及当时的学生还有聆听外校专家讲座的机会。“我们曾听过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戚春雨教授的语言学讲座、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泰斗李赋宁教授的文学讲座、北京大学王式仁教授的英诗讲座等,这些讲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梁晓冬说,类似的交流活动已经成为学院的学术传统,传承至今。
“除了课堂学习,我们的课外生活也丰富多彩。”当时学院组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我曾参加过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各类比赛,这让我的身心得到了锻炼与愉悦。至今我还保留着各种健身习惯,这让我有足够的精力与体力完成超负荷的工作任务。”
在师大逐梦的青葱岁月里,梁晓冬从师长身上收获的不只有丰盈的知识,更有良好的品德与温暖的回忆。“当时担任我们辅导员的朱建老师时刻关注着我们的身心健康。他曾经陪着一位经常失眠的同学晚上围着操场跑步,持续了整整一个学期。”梁晓冬如今回忆那段暖心的经历,仍然十分感动,“时任副书记的贾冠杰老师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与道德楷模,他曾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家庭贫困的同学。不仅如此,每当遇到突发事件,贾书记总是第一个到达现场。”梁晓冬说,正是由于两位老师的言传身教,她更明白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道精神,这也成为一份宝贵的财富,每每回忆必会有所收获。
情系师大 无怨无悔
从梁晓冬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她已陪伴外国语学院近40年的光阴。作为外国语学院各重要发展阶段的见证者、亲历者、参与者、推动者,梁晓冬对外国语学院的每一个历史节点都如数家珍。1998年获批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获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在招收的第一届6名研究生中,如今成长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教授5人。2018年与文学院联合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语言学两个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如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首位博士生都已顺利毕业。提及学院的发展历程,梁晓冬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几乎每二十年一个跨越,这些历史性的变革见证了学院几代人的努力,一代又一代外院师生同心协力、厚积薄发,推动学院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回望1997年的硕士点申报工作,梁晓冬仍觉往事历历在目,“时任总支书记的贾冠杰教授和系主任杨大亮教授远见卓识,锐意进取,带领班子成员和教学科研骨干,在办学二十年多年的积淀中,深度挖掘学术资源,整合硕士、博士团队优势,进行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的硕士点申报论证”。凭借着“遇水搭桥,遇山开路”的肯干实干精神,班子成员和教学科研骨干遍访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把脉问诊,从方向设置、带头人选、方向核心组成员到各方向的学术成就整合、特色提炼、内涵建设等方面广泛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打磨完善申报论证,梁晓冬说道:“最终在国务院学位办评审时,我们在学科组获得全票通过,于1998年获批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正式招生,成为最早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文科院系之一。”
在提及2018年博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申报时,梁晓冬感慨万千。“从2016年起,学院就在谋划博士点申报。根据省内外学科分布形势和走向,我们审时度势,决定与文学院联合申报,集中两个学院的学科优势,形成合力,争取一举获胜。”抱着“为学校、学院学科建设添砖加瓦”的信念,两个学院的班子成员遍访国内相关专家,请教咨询。据了解,当时联合申报受到了许多专家的肯定与赞扬。他们称,这样做需要两边学科负责人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称赞声不绝于耳的同时迟疑声也同时存在。有专家说,他们也曾向其他院校提过类似建议,但因花落谁家的问题,达不成一致而不了了之。但这在凝聚力强、同心向好的师大人面前,并不算难题。“经过无数次的论证调整,我们申报的学科从学校到省厅再到国家层层出线公示,经过国务院学位办学科组评议,最终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外语学科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语言学两个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外国语学院于2019年正式开始招生,同时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开启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新篇章。梁晓冬曾向国内一位重要专家汇报说,“我们现有半个博士点,只进步了一小步”。但专家纠正道:“不是一小步,而是跨越式进步”!
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是外国语学院几代人努力的结果,是薪火传承的有力体现。“作为长期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同时又兼任管理岗位的双肩挑干部,我们深知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有力支撑是团队建设。”在梁晓冬看来,团队建设是学院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基础工作。1998年,学院的李文中博士率先组建了语料库语言学研发团队。2000年之后,他任院长,带领大家陆续成立了英美文学研究团队、翻译研究团队、英汉语对比研究团队、外语基础教育研究团队、东亚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团队、日语俳句研究中心等。其中语料库语言学研发团队学术成果在国内相关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团队成员从2007年至今完成国家社科基金4项、在研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新获批基金项目1项;翻译研究团队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英汉语对比研究团队完成2项;东亚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团队完成1项,新获批重点项目1项;英美文学研究团队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目前在研1项。学院博士生导师姜士昌回忆道:“我们文学团队经常组织活动,无论是做项目还是写文章,大家坐在一起,相互讨论交流,在增强凝聚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完成都离不开这种模式”。
团队成就个人进步,个人推动团体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把团体牢记于心,个人的目标才会更明确、脚步才会更坚定。梁晓冬率领《综合英语》教学团队十年磨一课,课程从校级精品到省级精品课程,最终于2020年成为首批国家级本科教学一流线上课程,为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她还带领研究生教学团队完成了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英美文学概论》的建设和课程录制,为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做出了贡献。“我还率领翻译团队,完成了河南省外事办组织的翻译河南工程系列丛书《汉字卷》的英译任务。”该丛书受到了中宣部嘉奖,成为河南省外宣重要成果,学院也受到河南省外事办的通报表扬,为讲好中国故事做出了贡献。
“我从1996年起担任行政职务,从副系主任、副院长、常务副院长、院长,直到2020年卸任,这一干就是24年。是学校和学院的前辈们栽培了我,给我提供了发展平台和锻炼机会;是各位同仁并肩作战,帮助、成就了我。这种知遇之恩,我没齿难忘。作为教师、院长、学科带头人,我虽然不才,但教书育人、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课程建设和团队建设,我都竭尽全力。我所做的一切,都是责任和义务使然,再忙再累,也心甘情愿。身为师大外院人,我要回馈外院给我的一切。外院的事业要靠一代代人不懈努力,我们也是薪火传递中的一员!”梁晓冬的话语显出高尚的人格魅力,真挚的语言饱含对外国语学院的希冀。回顾外国语学院的发展,每一个里程碑都饱含了如梁晓冬一样的学者们的心血,历史无声,但我们的耳畔似乎听得见他们的殷殷嘱托。
言传身教 严慈相济
从教多年,梁晓冬不断摸索,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她的课堂生动精彩,有深度、有趣味、有风度。“小说课上,梁老师会神采飞扬地给我们讲主人公身上发生的趣事。讲到主人公的悲惨经历时,她会非常动情,能够迅速把我们带入情景。”学生刘佳星认为梁晓冬的课堂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充满趣味的课堂吸引了一大批学生,未能选上课的学生往往会搬着板凳,挤在教室后面“蹭课”。
在课堂上,梁晓冬循循善诱,注重学生批判意识的培养和自信心的建立。讲课时,她经常会停下来向学生提问文学作品的肌理、其他学者的评论见解……以一个问题为起点接连发出多个问题。“老师常常鼓励我们要敢于质疑。她告诉我们,即使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学者,我们也可以发表与其不同的观点。”刘佳星回忆道,“回答问题时,梁老师会非常及时地给我们反馈,这给了我们很大的自信。”
“在我求学期间,学院的先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这为我之后的教学树立了榜样。”受到恩师们的影响,梁晓冬在培养学生时身体力行,要求严格。在写论文时,她坚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以极为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指导学生写学术论文时,她总对学生强调:要对每一个标点负责,坚决不能粗制滥造,更不可以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在要求学生广泛阅读时,她以身作则,即使科研、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她仍坚持每天每周给自己制定阅读写作计划,她对科研的热爱深深激励着学生。
梁晓冬关心学生成长的多个方面,时常关注学生的生活、思想动态。学生在生活中迷茫时,她会主动询问关怀,用自身的经验和智慧启发学生,帮助他们获得成长。“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十分迷茫,梁老师在课堂上敏锐地发现了我这一状态,在繁忙的科研教学之余抽出时间引导、启发我。甚至一年半之后,老师仍然还会关心我当时的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了,是否还迷茫。”谈到这里,刘佳星十分感动。梁晓冬与学生们亦师亦友,快到冬至时,她还邀请学生到自己家中包饺子。
“现在,我虽已退休,但还承担了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接下来还要指导在校硕博研究生10余人,余热发挥将持续多年。”梁晓冬相信在老一辈教师和如今青年教师的努力下,外国语学院一定会有长远的发展。献半生给巍巍师大,舍小我而育国家栋梁,梁晓冬用日复一日的实际行动谱写了“奉献”的华章。一方天地里,三尺讲台上,梁晓冬似傲立枝头的梅,永远昂扬向上、永远弥散芬芳,让接触过她的人都佩服其高尚品格。
梁晓冬寄语师大、寄情外国语学院,“师大外院人代代励精图治、自强不息,把学院当作自己的家来经营,一路风雨兼程,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历史。现在,我们60后领导班子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非常放心地把接力棒交到了70后的继任者手中。这三年多来,新班子带领大家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外语教师教育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外院的各项事业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前景也会更加美好!”
个人简介:
梁晓冬,betway官方app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兼任全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诗歌研究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校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专家委员、河南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外事翻译语料库研究中心负责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河南省优秀教师。在《外国文学研究》《外国语》《外国文学》《当代作家评论》《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哲社规划项目、河南省翻译河南项目、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等1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和译著2部。
(大学生记者 覃皓越 田晓雨 王莹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