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中国作协会员胡学文应邀做客“卫风讲堂”,在求是东楼模拟法庭为文学院师生作题为“物质与意象”的讲座,百余名学生参与学习。讲座由学院院长赵黎波主持。
胡学文以自己亲身阅读经历为例,通过讲述母亲为救孩子与恶狼搏斗,最终战胜恶狼这一传奇小说,表达孩子与母亲互相救赎的主题。他表示,母爱这一主题也影响着自己的一生的创作。胡学文指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功底要扎实才能创作出令人印象深刻、深受启迪的作品。同时,文学作品创作时,要注意对细节的描写和对节奏的把握。在对意象进行讲解时,他通过阐释“塔”“电”“信”等意象,强调合理地运用意象,并与社会和时代相结合,能够使得作品意境深远,意义深刻。随后,胡学文以《停电》《停电时分》《电话》等作品为例,指出环境对作品中意象的选取有重大影响,意象的选取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讲座互动环节,胡学文就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应对城市化过程中文明异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耐心的解答。
赵黎波对胡学文的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表示,胡学文通过自身阅读经验,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学课。同时,她鼓励同学们坚持对经典的阅读,增强创作信心,以文学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专家简介:
胡学文,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中国作协会员,江苏作协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有生》等五部,中篇小说集《从正午开始的黄昏》《命案高悬》等十六部。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和全国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另获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孙犁文学奖、高晓声文学奖,鲁彦周文学奖,南方文学盛典年度小说家,《小说选刊》全国优秀小说奖、《小说月报》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八届百花奖,《十月》文学奖,《钟山》文学奖,花城文学奖,《北京文学 中篇小说月报》奖,《中篇小说选刊》奖,《中国作家》奖,青年文学创作奖等。
(文学院苏曼曼/文 姚彦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