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张新民
- 国 籍
- 中国
- 出生日期
- 1959年1月
- 毕业院校
- betway官方app
- 出生地
- 河南温县
- 职 称
- 研究员
1996年8月回国, 在高能所理论物理研究室工作。
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04年当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8年定级为二级研究员。
2012年7月任农工党北京市委会副主委。
[1]
第十三届、十四届
全国政协委员
[5-6]
2017年7月10日,农工党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农工党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张新民为副主任委员。
[2]
在顶夸克物理领域,与导师R.D. Peccei教授一起,在国际上首次构造了手征拉氏量。之后,与FermiLab,UC Davis,Iowa State等单位合作,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其成果多次应邀作专题演讲和报告,受到了国际理论物理与实验物理界的重视。在粒子宇宙学领域,与Mohapatra 教授一起研究了左右对称模型中的Leptogenesis和弱电能标重子数产生的物理机制;1996年回国后,主要致力于暴涨模型,Quintom反弹宇宙模型, 暗物质,暗能量, 数据拟合分析确定宇宙学参数等粒子宇宙学的研究,承担了科技部“973”、国家基金委和科学院的创新项目,已取得了一些深受国内外关注的重要成果,多次应邀在国际国内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1999-2000年提出了WIMP暗物质粒子的非热产生机制 及温WIMP暗物质模型。2003年提出了中微子暗能量模型。2004年,提出了精灵(Quintom)暗能量模型, 此论文单篇引用400余次并获得了首届中国研究奖(Thomson Scientific Research Fronts Award 2008)。另外两篇关于精灵研究的论文入选了《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2002年提出描述宇宙加速膨胀和正反物质不对称产生的统一模型,2005-2006年研究了用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极化数据检验CPT对称性并首次做了数据分析,
美国物理学会
周刊《Physical Review Focus》为此做了专题报道。已发表了一百二十余篇学术论文,由Slac-Qspires查知,总引用4000余次。已培养了16名博士和博士后。
2019-03-04 来源: 科技日报 张盖伦
2020年冬天,世界海拔最高的
原初引力波
观测站将睁开眼睛,寻找原初引力波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留下的印记。2日,全国政协委员、阿里原初引力波首席科学家张新民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观测站望远镜各主要部件均已进入详细设计阶段并部分投产。
原初引力波被比喻为宇宙初啼。大爆炸发生后的极短一瞬间,时空产生了剧烈扰动,就好比宇宙在诞生时喊了一嗓子,其声音虽然越来越弱,但一直未曾消散。寻找原初引力波,就是要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找到引力波的独特印记——光的B模式偏振。海拔高、大气干燥是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观测台址的基本要求。
阿里原初引力波观测计划由2014年提出,2016年得到中科院、基金委等单位的资助并正式启动。阿里原初引力波观测站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海拔5250米。台址基建2017年3月动工,2018年11月竣工并通过验收。张新民表示,观测站的观测季为当年10月到次年3月,预计2020年冬季便能开始观测。“探测原初引力波,一方面有利于研究早期宇宙动力学过程,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推进人们对量子引力这些基本物理问题的理解。”张新民说。
2016年,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成功探测到由双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该成果也于2017年获得
诺贝尔奖
。上个月,LIGO合作组宣布,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等将资助3500万美元对探测器进行升级。张新民建议,我国还应加强对引力波研究的支持,抓住机遇,确保相关科研项目能够按期完成并早出成果
[3]
。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19-03-04 04版)
张新民委员:强化重大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
[4]
“‘十三五’时期,我国有关科学发展规划强调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在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中,我们一方面应自己加强研究,另一方面也应积极主动开展国际合作。”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新民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据介绍,将于2020年建成的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计划一期,当前已在望远镜研制方面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相关团队建立合作,双方还将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张新民表示,当前暗物质暗能量等前沿领域的研究,也应当提倡利用国际装备开展研究的做法。“最近,国家天文台暗能量研究小组就通过参与国际合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他们发现了暗能量为动力学而非爱因斯坦宇宙学常数的重要证据。”
张新民强调,利用国际科学装置开展研究,不但可获得科研成果,还能培养国内相关人才,对我国望远镜自主研发、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提升均有很大帮助。他希望,国内科学家和公众更多地理解引力波、暗能量探测的科学价值,支持开展相关研究,并鼓励中国科学家与国外研究团队加强交流。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7-03-13 第4版 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