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应化学化工学院邀请,国家杰青、厦门大学教授黄培强,国家杰青、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永贵,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薛东来我校作学术报告。学院有关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研究生聆听了本次报告。报告会由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江智勇主持。
黄培强作了题为“含氮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学”的学术报告,从酰胺的简便合成,到酰胺直接转化,系统地介绍了含氮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学。
周永贵以“基于辅酶NAD(P)H的仿生手性还原”为题做学术报告,从辅酶NAD(P)H的仿生手性还原为主要思路,讲述了系列芳香杂环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
薛东围绕“基于硼的有机光敏剂参与的反应研究”的题目做学术报告,讲述了基于硼的有机光敏剂参与的反应研究,以及含硼光催化剂的反应机理研究。
报告会结束后,三位专家和与会师生就有关问题进入了深入交流。
专家简介:
黄培强1982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3至1987年赴法国留学,先后获蒙彼得埃大学D.E.A(深入学习文凭)和巴黎南大学博士学位。1988至1990年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并获副研究员任职资格。1990年起任教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93年晋升为研究员,1998年任博士生导师。现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黄培强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7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受聘“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获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委员会有机合成创造奖。黄培强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Fellow,第25届、27届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委员会副主任,有机合成专业委员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中科院分子识别与功能重点实验室(化学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任Current Organic Synthesis、The Open Organic Chemistry Journal及五个国内学术刊物《中国科学:化学》《化学学报》《有机化学》《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编委、顾问编委。黄培强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活性物质的不对称合成研究。
周永贵1989至1993年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为院士戴立信和研究员侯雪龙。1999至2002年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为教授张绪穆。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精细化工研究室主任,手性合成研究组组长。2006年获得Thieme Chemistry杂志社的Journals Award 2006、201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01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共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被引用次数超过3000次,H-因子为35。
薛东1997年本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10月-2009年12月分别在美国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和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光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参与的催化反应研究,具有生理活性化合物及手性药物的合成研究。在国际核心期刊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Organic Letter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等发表研究论文30多篇。获中国发明专利3项。
(化学化工学院 王曼曼 谢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