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04-21 15:00:00 光明日报
我们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预言,“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从而向世界表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华民族也必然迎来文化的繁荣。邓小平同志在第四届文代会上明确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此向世人宣告,我们不仅要建立经济强大的国家,同时也要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江泽民同志也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凸显了文化在整个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也上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在党的十六大上,党中央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提出了“四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总体布局,把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到了党的十七大,党中央进一步提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目标,把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温家宝总理也指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这些精辟的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对文化规律的深刻把握,为我国文化建设选定了新的历史方位、设定了新的发展取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化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文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明显增强,文化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可以断言,当前的文化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正在到来。
一、文化振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文明繁荣的基石
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被大多数人接受和传承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和风俗等,凝结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伦理道德、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审美追求。人们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被文化所陶冶。每一个人都是文化的创造者、参与者和接受者。文化的发育程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文化所形成的内在力量是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文化的凝聚力来源于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人们自觉自愿的遵循;文化的影响力来自于其所独有的魅力和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也体现为其他民族对其价值观念的尊重和推崇。可以说,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拥有灿烂的文化;一个强盛的国家,必然要有强大的文化来支撑。缺少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就不会有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进步;丧失了文化精神的民族,即使出现一时的强大,也一定不会持久,更无法对人类文明作出积极的贡献。
人类的历史充分证明,一个民族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缺少了凝聚力和创造力,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民族,选择了什么样的文化,就选择了什么样的命运;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化,就创造了自己怎样的历史与未来。所以,文化的兴废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沉浮。
我国是唯一历经五千年而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不论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秦汉的统一强盛,唐宋的繁荣富足,还是清代中叶以前的经济发展,都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光芒。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巨大包容性和旺盛创造力,使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之中,更能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坚忍不拔、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在和平繁荣的时期,却能通过自律、仁政、爱民等价值理念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鸦片战争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国力陷入积贫积弱,受到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凌辱,但中国人民一直没有放弃文化层面的探索和思考。比如魏源提出的引入西方现代科技、以夷制夷,洋务运动对西方现代工业模式的学习借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建立共和,以及五四的新文化运动等都是对文化的反思和重构。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体系,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文化支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最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成果,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社会跨越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力量。正是有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不断创新和突破,我们才有了三十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逐步走上了现代化大国的行列。
因此,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前进方向,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顺境可强国,逆境能兴邦。文化的力量可凝炼成不朽的精神,熔铸于一个民族的血脉当中。历史反复证明,只有文化的复兴,才能带来一个民族的复兴;只有文化的繁荣,才能推动一个国家真正走上富强之路。
二、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意义和历史责任
虽然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从总体上讲,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还不协调,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还不匹配,与增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和薄弱环节。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快文化发展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把握历史机遇、肩负历史责任,用实际的行动、有力的措施,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
当前,加快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迅速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需要。文化资源是当今世界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具有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已成为核心竞争力强弱的具体体现。当前,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正在深刻的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未来的经济发展不再仅仅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而更多的是依赖于科技、智能、创意等文化资源的投入;发展的动力不再仅仅是对物质财富的无度追逐,而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同时,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不再仅仅表现为投融资的能力和实物贸易的规模,更主要的是看是否具有设定议程、制定规则和建立标准的资格,是否具有说服别人接受自己意志、愿望、诉求的能力,而这些归根到底都离不开文化的力量。因此,在经济、军事等硬实力增强的同时,要尽快加强以文化为主体的软实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是尽快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需要。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理想和希望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追求决定着一个民族不同的价值取向,文化的先进程度体现了一个民族发展的水平和高度。一个国家如果只有物质财富的增长,而缺乏与之对应的文化繁荣,就会缺少精神寄托。人们没有心灵家园,不仅不会为人民带来幸福,反而可能走上歧途,给自身带来纷争与苦难。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曾有一度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优秀的民族文化没有得到传承;而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其中一些腐朽思想和文化糟粕,比如利己主义、物欲至上等观念使许多缺乏文化鉴别力的民众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不仅造成信仰混乱、理想缺失、道德滑坡,而且扰乱了人际关系、冲击了行为规范、破坏了社会和谐。由此可见,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我们的文化准备还不充分,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亟待加强。因此,必须加快重塑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的先进文化,大力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引领社会思潮、尽快形成全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不断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全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全民族的生机与活力。
三是实现民族生生不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我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生态脆弱的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珍惜资源、减少排放,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彻底改变以往“粗放型、拼资源、高污染”的发展模式,更多地依靠人们的创造力和知识智慧的投入来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从而用最少的资源和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高效的发展、集约的发展和长久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重视文化建设,加大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加发展中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来提升劳动力的素质、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投入产出率,使文化真正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文化可以增强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向心力,可以培育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可以化解利益冲突、缓和社会矛盾。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化人的积极作用,通过文化建设增进社会和谐,确保民族生机绵延和国家长治久安。
立足当前、展望未来,我们必须把握机遇,承担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历史责任。首先,要加快文化建设,尽快改变文化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消除“文化短板”的负面效应,使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相匹配,真正实现均衡协调全面发展。其次,通过文化的发展繁荣,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广泛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关爱人、尊重人的良好氛围,为每一个人有尊严的生活提供必要的人文环境。第三,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有效扩大内需,是当前经济领域的一项重大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尤其是文化产业应凭借独特优势,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主要消耗的是精神资源和智力投入,具有物质资源消耗少、生产过程排放低、对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大等特点,同时又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快文化产业的振兴,提升文化产业素质,增加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无疑对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刺激社会消费,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第四,要通过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对内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满足丰富多样的文化需求,从而增强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对外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良好形象,让世界客观公正地了解中国,尊重我们的价值观念、理解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对世界文明进程发挥我们的影响,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文化建设应着力完成的主要任务
当前,要加快文化发展,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就必须从宏观战略上完成好以下几项任务。
1、提升文化内涵,构建和推广先进文化。文化的思想内涵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加以表现,但文化的任何表现形式必须体现文化的思想内涵。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拓展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但更为重要的是思想内涵的表达和升华。在文化实践中,要避免片面注重形式和载体,而忽略其内在价值和审美取向的倾向,而是要通过内容和形式相统一、内涵与载体相结合来推广先进文化。因此,要在文化本质和内涵上下功夫,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资源,全面梳理传统文化的精髓,继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积极的价值理念和审美情趣,并借助通俗易懂的形式和现代的传播手段,使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承和弘扬。同时,要以博采众长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气度,主动吸收和借鉴世界文化的优秀成分与积极因素,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质,逐步形成既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又体现时代特征的先进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提供心灵家园和精神寄托。
2、营造崇尚民族文化、弘扬先进文化的保障机制和浓郁氛围。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性,为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文化自觉,只有让文化的重要意义成为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并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规划预算、列入干部考核,在全社会营造出重视文化、发展文化的良好氛围,才能使文化建设从口头上、文件里真正落实到行动中,使文化工作由软变硬、由虚做实。要加大文化领域人才培养力度,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的领军人才;实施文化艺术名家工程,加强对文艺人才的荣誉激励,使文化工作者受尊重、得荣誉,进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3、按照新的文化发展理念,进一步做好各项文化工作。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合格市场主体;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创新,切实做到“增加投入、增强活力、提高效率、改善服务”;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为重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鼓励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经营和重组,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园和企业集聚区,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创新能力;探索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并购等形式,直接在海外建立自己的研发、生产、营销基地,根据当地的审美情趣和消费习惯,量身创作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产品,并力争使其打入当地主流社会;对文化“走出去”取得成绩的单位和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以增强它们的信心和动力。
4、为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和法律保障。目前,对于文化建设的配套政策还不完备。要加大扶持力度,拓展扶持方式,在财税、土地、金融、社保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政策倾斜,为吸引社会各界参与文化建设、支持文化发展提供更为宽松有利的政策条件。同时,要进一步加快文化立法步伐,为文化建设, 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当前要抓紧研究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公共图书馆法》、《博物馆条例》、《文化产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尽快形成有利于文化建设的法律体系。
5、做好文化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为文化长远发展谋篇布局。文化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这就必须做好长远的发展规划。中长期规划的制定,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文化方针政策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关系到未来文化发展能否沿着正确的方向迈进。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实施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同时,认真编制好“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要深入调研、充分论证,把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和科学的发展理念,变成具体的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规划颁布后,要制定分年度的执行计划和专项财政预算,把规划目标细化为量化指标、工程项目和资金预算,把发展任务逐一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民族的振兴取决于文化的力量。因此,我们要把握时代机遇,肩负历史责任,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而不懈努力!
作者:党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