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河南教育》在“特别关注”栏目推出“建党九十周年”专题策划,张亚伟书记应邀为本期专题撰文《以党的建设创新引领高等教育发展》,全文如下:
以党的建设创新引领高等教育发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党的第90个生日到来之际,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认真学习和梳理党的历史,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升高校办学质量、综合实力以及科学决策与民主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一、从党的历史中汲取社会进步的源动力
党的历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思想理论和精神文化资源,记载着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担纲民族复兴重任,勇立时代前进潮头,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的28年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经过艰苦奋斗的30年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过对外开放的32年改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了综合国力和民生水平。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解放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实现自由民主幸福安康的90年,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理论创新和飞跃的90年,是党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90年。
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与伟大,不只在于选择了适合国情的光明道路,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还在于能够自觉勇敢地承认失误、正视挫折、改正不足。总结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冲破各种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关键措施在于通过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本领。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由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托;由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共产党的90年亦可谓是一部砥砺民心、激发民智的教育发展史,见证了中国教育事业从“旧私塾”到现代化的风雨历程。目前,中国教育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已初步形成了现代化教育体系,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基础教育稳步提升,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继续教育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大国崛起梦想逐步成为现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倍加珍惜党的历史,以史为鉴,全面总结过去、理性认识现在、科学预见未来;精心品读党的历史,以史育人,学会从党的历史中发掘智慧的宝藏、汲取精神的营养、集聚前进的力量。学习党史要善于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师生,把党的先进理论转化为师生爱校奉献的自觉实践;用党的伟大成就鼓舞师生,把党的伟大成就转化为师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动力;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师生,把党的优良传统转化为师生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师生,把党的成功经验转化为师生团结友爱的集体观念;用党的历史教训鞭策师生,把党的历史教训转化为师生自强不息的教育警示。
二、在党的领导下推动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党的领导是高校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高校才能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当前,我国公立高校根本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制度在《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都有明确规定,它既表明了党的主张——是一种有效的领导体制,又体现了国家意志——是一项基本法律制度。这种领导管理体制既正确处理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与任务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很好地解决了领导与管理、决策与执行、方向与效率的问题,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要求的高校领导体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高校的全面推行,是基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并经过反复探索与实践而形成的。中国高等教育领导管理体制变革的实践表明:坚持党的领导是高校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什么时候坚持党的领导,发展就会好一些,什么时候不坚持党的领导,发展就会差一些甚至还会严重倒退;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高校坚持党的领导的有效方式,什么时候执行得好,发展就会快一些,什么时候执行不好,发展就会慢一些甚至还会停滞不前。特别是自1990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以来,中央不断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新要求,中央有关部门连续召开19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研究探讨、总结交流高校党建工作,党的领导在高校得到了显著加强,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全面提高,有力地保证和推进了高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和保持了高校二十多年的持续稳定。
当前,我国正在加速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高校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据不完全统计,现在,61.8%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1.7%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高校;47%中国科学院院士和42%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在高校;社会科学领域,80%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和三分之二以上的研究人员在高校;“十一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半以上出自高校,一些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我国有高等教育学历从业人数超过八千多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就河南而言,高等教育近年来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07所,其中本科院校45所,高职院校62所。全省高等教育总规模达232.3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66%,形成了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基本解决了群众“上学难”问题,为高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在党的建设中开创高校事业的新局面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得以全面贯彻落实的根本手段。高校作为思想的宝库、文明的风标、知识的殿堂、人才的摇篮,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始终围绕高校的改革发展,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为高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1.以党的思想建设创新引领高校教育理念创新
思想武装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目的是要通过坚持党的思想领导,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思想上的先进与成熟离不开学习上的进步与创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并摆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首位。高校党的思想建设创新,要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实现形式和重要载体,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师生,引导党员干部、师生员工不仅要将学习当作是重要的工作,同时又将工作当作一种特殊的学习,从而破除重工作却轻学习的固有观念,最终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一体化。高校党的思想建设创新的着眼点是要引领和促进高校教育思想与观念的创新。这就要求高校将发展作为第一手段,坚持与时俱进、与势俱进、与事俱进,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发展观、人才观与质量观,切实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质量怎么保?学校怎么办?”的问题,不断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办好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2.以党的制度建设创新促进高校管理体制创新
当前,高校管理体制创新,关键在于切实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解决好“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民主权力”之间的关系和谐互动与资源合理配置。高校要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三重一大”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为抓手,以制定《大学章程》为契机,通过制度建设创新,探索和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和根本上规范高校内部的各类公共权力,使得政治权利不被弱化、行政权力不被腐化、学术权力不被异化、民主权力不被淡化,逐步提高决策与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提升的今天,高校管理创新应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明确校、院、系三元一体的层级管理模式,使学校成为工作的决策中心,学院成为工作的管理中心,学系(教学部)成为工作的质量中心。在决策形态上,要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师生的主人翁精神,维护重大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学生及其家长)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和基层组织作用,实现决策形态由精英模式向民主模式的转变。在权力结构中,要注意充分激活学术权力,在学术领域要以专家和“技术权限”为基础,避免泛行政化。学院层面凡属政策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重大项目安排与大额度资金使用等,要按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充分酝酿讨论决定。
3.以党的组织建设创新带动高校教育管理创新
高校党的组织建设创新工作,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大力推进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创新,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功能和办学治校能力。党委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按照“把方向、谋和谐、促发展”的要求,为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在领导班子选配中,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把握“岗位符合度、群众满意度、班子认可度”选人标准,真正那些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党的组织建设创新对于高校管理创新的带动作用,还体现大力推进高校基层党建的科学化、规范化、品牌化,把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贯穿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活动的全过程。凡是有利于学生培养、教学科研、学科发展、人才吸引的事就要主动办、抓紧办,实事办好,好事抓实,真正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不断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
4.以党的作风建设创新助推优良校风建设创新
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关键在于求科学发展之真、务校园和谐之实,带动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创新。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就是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具体在工作上就是要研究“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事做得正确”,要“想好再说,说了要做,说到做到”。学校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学校保持合理定位、良性运转、长治稳定的文明和谐秩序,教师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和管理上,学生才能安心地学习生活、健康成长,学校才能举全校之力、集全校之智去实现既定发展目标。党的作风建设的落脚点在于培育优良校风、倡导良好教风学风、树立良好工作作风。因此,创新党的作风建设,要不断以党内民主推动学校民主,以党内和谐带动校园和谐,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要进一步推进党务、校务公开,畅通规范的信息交流和利益表达渠道,提高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和公认度;要不断引导教师教育方法手段创新,提高“教”与“学”和谐的水平和层次,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的和谐教育目标;要不断引导党员干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管理服务工作中去,努力形成风清气正、奋发向上、和谐融洽的干事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