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红利,它打破了计划经济的藩篱,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并结出累累硕果。它使我国从一个贫困落后和封闭半封闭的国家发展成为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在经历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当前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前一阶段高速增长所依靠的一些动力如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能源、土地供应等逐步消减,曾经极大地带动经济增长的外贸出口则受到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削弱,内需的提升又受制于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这种情况好比火箭起飞过程:在起飞阶段,需要强有力的一级助推器;而到了平稳飞行阶段,起飞阶段的一级助推系统就要抛弃。如果转换不及时,火箭就要出问题。最近我国大面积出现的雾霾天气已经在警示,必须尽快改变过去那种不惜资源和环境代价单纯谋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在新阶段,发展的动力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经济起飞期的传统动力逐步衰减,亟须获得新的动力。中国经济能不能通过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能不能获得新的动力,能不能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的十八大对改革事业作出了新部署。十八大报告鲜明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2012年12月31日,中央政治局专门就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会上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李克强同志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未来,我国的发展依然要靠改革,改革依然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
改革依然是最大红利,是因为只有改革才能破除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使经济发展获得新动力。过去先易后难的渐进式改革虽然减少了阻力,使改革得以迅速推进,但也导致一些重要领域的改革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思想观念的障碍也导致一些方面的改革难以协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关系跟上生产力发展的脚步、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经济社会就会实现快速发展。改革的红利即来源于此。30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必须有更大的解放,经济基础的迈进也需要上层建筑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落实到实践当中,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改革创新、科技创新替代资源消耗拉动经济增长,以制度创新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新格局。
改革依然是最大红利,还因为只有改革才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出现了收入差距扩大、环境污染和贪污腐败等问题。只有深化改革,破除垄断,改善收入分配关系,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只有深化改革,建设法治社会,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只有深化改革,更好回应人民期待,凝聚改革共识,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改革红利的取得并非轻而易举。未来5至10年是我国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只有这样,我国发展才能增添新动力、跃上新水平。
(作者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