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融科创付诸实践 筑梦发展青春激扬——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之科技创新企业行
实践砥砺初心志,青春建功科创行。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现代企业的工作理念、管理模式,探索院企合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途径、新模式、新办法,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以“团小电”智能机器人研发为切入点,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于7月3日起开展了为期六天的“科技创新企业行”调研考察活动。
你的科创,我的未来
调研团队首站参观了飞鸿之星科技馆。各式各样的光、电、力、磁等方面的产品将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为调研组成员们带来了一场科技盛宴。其中,3D打印技术、航模车模与机器人创客室的展示更是让成员们惊叹不已。他们对飞鸿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云天起重机械有限公司的员工进行“院企合作”问卷调查,并对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在内的在岗工作人员展开了全方位的访谈。在参观、调查和访谈中,大家看到了自己专业的创新与前景,也在成功企业独立而有效的管理模式中受益匪浅。实践队长毛展翼感叹道,“我看见了自己内心的渴望和我们这个专业广阔的未来。”
创新实践,玉汝于成
为加强院企合作,进一步推进“团小电一代”机器人研发进程,“科技创新企业行”调研考察团隔天再次前往河南云天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开展院企合作下智能机器人“团小电”研发讨论会。云天企业董事长蔡兆龙表示,会进一步同师大加强院企合作,并建议调研组成员在专业学习中深入生活,把理论付诸实践。
队员们亲身体验了3D打印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并最终研发完成了“团小电一代”机器人的自主设计及外部包装的3D打印。“‘团小电一代’机器人比起之前研发的机器人有很大突破。他的外表娇小可爱,通体呈白色,胸甲中间是一个红色圆环绕着的黄色五角星,寓意着团小电充满了勃勃生机,未来无限。”队员王璨热情地介绍着这个新生的作品。
成果展示,圆满落幕
调研考察活动接近尾声时,实践调研团在河南飞鸿科技有限公司会议室举行智能机器人“团小电”研发展示会。
飞鸿科技副总经理谢亚旭和云天起重人事部经理周东分别代表企业致辞并提出未来与师大更深层次合作与交流学习的意向。与会人员一同听取成果汇报,了解“团小电”智能机器人的研发过程,并一同观看了成果展示,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都赢得了全场人的赞叹和掌声。团委书记孙冬青在点评中对未来校企的深入合作提出期盼,并告诫学生要牢记根基,在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不忘家国情怀,争取成长成才,报效祖国。
本次“科技创新企业行”充分发挥了社会实践在帮助青年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方面的积极作用,将社会实践同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引领学生们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积极投身到科技创新实践中,用实际行动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过程中,形式多样的活动和新颖的操作过程提高了队员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和成果意识,不仅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也加强了创思教育,让创思培养不再“纸上谈兵”。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王海涛 赵巾萍)
聆听宋寨怀梆,体悟“非遗”韵味——文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在路上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投身于怀梆戏曲之中,享受快乐,无私传承,自谓是“快乐农民”。7月4日,betway官方app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调研服务团的志愿者们带着满腔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来到了沁阳市紫陵镇宋寨村探访这些“快乐农民”,学习底蕴深厚的怀梆文化。
光辉历史显渊源,宋寨怀梆美名扬
据当地一位乡民回忆,1950年春,在村干部支持下,宋寨成立了怀梆剧团。“那会儿建村剧团时经济困难,全村乡亲们自愿贡献粮食,积极性相当高。”怀梆老艺人刘定山一边回忆一边激动地说道,“剧团建成后,村里的父老乡亲都乐坏了,终于有了属于自个村儿的剧团了。”
“村剧团最红火时是在1953年,从大年初一演到二月初,一天演三场,总共演过100多场。周边五六个村的人都来看,一场能有上千观众。没板凳,大家能站两三个小时。”聊起剧团的兴盛史,怀梆艺人们无一不谈到这一点。
调研服务团在多次走访实践中发现,宋寨怀梆艺人对怀梆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偶然一次机会我听到了团长的手机铃声,就是一曲高亢嘹亮的怀梆。”队长宋航说。
聆听传承者之音,发扬老怀梆之魂
调研服务团在陈老书记的邀请下观看了国家级怀梆传承人赵玉清和省级怀梆传承人孙国成两位艺人的现场表演。“大唐河山,万岁爷登龙位,国泰民安。文武臣一个个把陪伴……”一曲曲粗犷豪放的怀梆唱腔响起,在场所有人都沉醉其中,默默品味那字正腔圆、韵味十足的独特唱腔,仿佛在聆听着天籁之音。“我以前只觉得听戏枯燥无味,但是现在,我体会到了戏曲的独特。”队员岳浩欣喜地感叹道。
机会难得,队员们当即拜师学艺,跟随赵老师学唱《反西京》中的精彩选段。“这个调调在结尾要拉长音上扬,对,对,拉长……”赵老师讲解要领之余,两眼满是慈爱。队员们认真练唱,配合着相关动作,学习得有板有眼。
传承之路阻且长,青年一代要担当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逐步推进,宋寨怀梆剧种现状不容乐观。从队员们发放的“非遗”文化推广与普及情况调查结果来看,部分中青年表示对怀梆戏曲不感兴趣,认为那些只是供老年人消遣的娱乐方式,并不觉得怀梆是一种艺术或者文化。
“一个剧种的形成需要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但是消亡却可能只在一瞬间。如何使宋寨怀梆六十七的传唱经久不衰,我们需要深入思索并积极行动。”丁永祥老师在看望实践队员们时说。
如火七月盛夏,难阻传承之心。“非遗”实践队员在“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这一实践主题下,立志把满腔热忱投入到暑期实践当中,势必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进行到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为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添砖加瓦!”有力的誓言久久回荡在每个队员耳边。
(文学院 荆恒磊 汪玲玲)
河南师大志愿者走进十里铺:爱心成就梦想,真情共筑希望
让你我携手同行,让梦想乘风飞扬。7月4日,betway官方app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π送温情,益童前行”爱心支教服务团来到新乡市牧野区十里铺村,以“结合时代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主旋律,开展了为期十二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用游戏享受生活,用数字编织快乐
数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为了让孩子们领略数学文化的魅力,志愿者们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趣味数学游戏,将枯燥、机械的数学变得生动活泼。
在巧移火柴棒游戏中,孩子们通过移动火柴棒使给出的等式成立,提高了他们的口算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此外,志愿者们还结合一些基本数学工具开展了脑筋急转弯、模拟图形和智力数字等有趣的活动。
寓教于乐,乐中求教,有利于让孩子在快乐中了解数学文化的多元性,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经典润心灵,书香溢满园
国学经典名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为带领孩子们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国学经典中所凝聚的中华文明,志愿者组织各班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感受先贤智慧”活动。
志愿者开启了“花样秀经典”模式,不仅对文章本身进行释义和解读,还加入了情景剧的表现形式,不论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还是近代梁启超名作《少年中国说》,都在志愿者们活灵活现的表演下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活动结束后,五年级学生秦嘉康骄傲地告诉志愿者:“老师,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我都会背了呢。现在我也懂了它的意思,一定会孝敬爸爸妈妈,做个诚实听话的好孩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警钟应当长鸣
时间的齿轮不停转动,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为纪念“七七事变”八十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志愿者特地为孩子们准备了一节历史追忆课。
志愿者组织孩子们观看爱国教育影片《卢沟桥事变》和《还原卢沟桥事变始末》,并带领大家朗诵了苏叔阳的《我是卢沟桥》,感受老一辈革命军人的勇气、谋略和胆识。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学习了历史知识,体会了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主义精神,能够让孩子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队员张佳润动情地说道,“学习和铭记历史,是为了让悲剧不再重演,告诫孩子们要自强不息。有些历史不该忘记,有些教育不该落下”。
安全是生命的基石,警惕是欢乐的阶梯
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基于此,队员们精心准备了安全知识大课堂,针对暑期安全问题,以知识演讲和情景模拟两种形式让孩子们更进一步掌握安全知识。
针对目前频频发生的溺水事件,志愿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向孩子们演示各种急救方法,教会大家如何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救助溺水者以及如何科学地规避溺水事故。
孩子们的微笑是志愿者们的期望,孩子们的信任是志愿者们的动力。“π送温情,益童前行”,爱心支教服务团依然在路上。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胡艳婷 姜历珂)
忆帝都之繁华,赏丝路之底蕴——记环境学院“丝路行中国梦”调研宣讲实践团文化之旅
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倡导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今天,谈丝路文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洛阳。为深入贯彻“一带一路”战略,调研洛阳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新发展,betway官方app “丝路行·中国梦”调研宣讲实践团走近洛阳。
盛世锦绣入烟波,唯留蹄印泥沙底
文物,往往是一个时代最真实的记录。初来洛阳,实践队一行先后来到隋唐遗址公园天堂明堂和洛阳博物馆。
古丝绸起源地之洛阳,有着丰富的历史。一件件文物充分地呈现千年帝都所蕴藏的深厚丝路文化内涵,以完好的样貌还原时代的印记,记录着丝路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从文物的发现,到时代的理解和欣赏,当我沿着这条丝路长廊走下去,重走丝绸之路,感受一带一路,我领略到了最美的帝都和最古老的文明。”实践队员党森说道。
雄关古城风烟里,丝路印记岁月中
洛阳西门站,丽景定风采。7月6日,实践团来到洛阳古城的西大门——丽景门。其城垣高厚,气势磅礴,重现着洛阳的古城风貌。调研小组人员在丽景门前护城河旁进行视频录制和影像采集。
“由于洛阳老城区政府的多角度宣传,西大街这几年改变很大,游客日益增多。街道和很多商户在保留洛阳老城文化的同时,将小店年轻化包装,使得洛阳文化在老城区精彩尽显。”一位受访的店主这样描述丽景门内近几年的发展变化。
一座丽景门,一条西大街,组合成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标志性风景,这里隐藏着洛阳的文化基因。通过走访丽景门和西大街,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洛阳近几年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变化,体会到了洛阳近几年文化领域的发展和改变。
帝都繁华如梦日,烟波袅然当空起
山海尽头潮汐起,聆听洛阳风雨声。一大早,实践团一行便来到洛阳青年宫广场,一边对居民生活的真实境况进行取景,一边就市民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采访。“在洛阳一带一路的影响下,我们的生活条件和经济条件都越来越好了,各个企业单位的收益都明显提高。”接受采访的一位陈大爷说道。
同样反映着洛阳城市生活面貌的还有穿越市区的洛浦公园。洛浦公园是洛阳市政府为古都人民建造的一项大型公益工程,在公园内,随处可见各种环保指示标语,如“环保洛阳”“绿色之路”等。从受访者杨阿姨那,队员们了解到,洛阳在“绿色丝路”这方面与前两年比进步很大,冬日的雾霾天气较之前少很多,街道上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由此都可见洛阳市政府对环保的重视。
千年岁月承古今,一朝东方重崛起
千帆破浪千帆过,一带乘风一路连。为近距离调研洛阳的经济发展状况,实践团队来到洛阳市高新经济区,实地考察洛阳新时期下经济发展现况。
实践团队首先抵达洛阳被称为“亚洲第一大音乐喷泉”的南湖音乐喷泉,并拍下了高新区的现代化建筑群。“通过观光洛阳市高新区,我深入了解到洛阳市经济发展现状,加深了对一带一路‘经济之路’的理解。”实践队员任伊凡说道。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丝路文化一头连着洛阳,一头接着罗马的文化,逐年沉淀,历久弥新。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洛阳城经历的是一种改变也是一种延续,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始,注定将引领这座千年帝都迈过历史的车轮,并驾着文化与经济两辆“马车”,滚滚地驶向时代的另一端。洛阳丝路渊源的历史不仅体现在古城每块石板的星星点点上,还烙印在每位洛阳人的心中,同时也留存在了每位实践队员的回忆里。
(环境学院 李若晗)
追寻红色记忆,感悟家书情怀
为响应中央提出的“不忘初心、奋勇前行”的号召,历史文化学院“传颂家书,青春向党”红色革命教育实践调研团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中心,将“红色家书”作为切入点,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开展实践活动。
观革命旧址,瞻先辈风采
追忆延安峥嵘岁月,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怀着对革命先辈们的崇敬之情,实践团队一行先后到“王家坪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等地,追寻革命领导人往日的革命足迹。
实践队员谢晓菲在参观过后感触很深,她说道:“凭借小我的力量很难改变现实的环境,但如果众人携手,亲友同行,便会产生不可估量的能量。工作学习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众人拾柴火焰高。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将作为我们工作生活的重要指导,改革创新增添活力将是我们进行工作的重要方法。”历史留在原地,但为后世留下了伟大的精神成果,给调研团的成员们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
赏宝塔巍峨,品延安精神
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是真正到了延安。为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延安红色文化,实践队员们来到了延安的特色文化景点——宝塔山。
“明清时这座塔被称为‘古塔’,1937年党中央进驻后,延安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心和总后方,这座古塔也随之焕发青春,成为圣地的象征和延安的标志。” 讲解员的讲解仿佛带领大家回到了革命先辈们在“延安十三年”的那段峥嵘岁月。
时光虽逝,红色精神却不会被遗忘,将会被我们永远传承下去。宝塔山之行,不仅让大家欣赏了宝塔山的自然风景,而且感悟到了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革命情怀。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延安精神,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
难忘梁家河,青春当奋行
祖国河山,处处闪烁着红色革命的光芒,留存着红色革命的史迹。在追寻总书记步伐、学习梁家河精神的号召下,实践团一行专程奔赴延川县梁家河村进行参观学习。
实践团在导游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梁家河村委会、村史馆、知青旧居等地,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落户时克服重重困难、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磨练的事迹。参观结束后,实践队有幸遇到了当年与习近平总书记一起入党、时任梁家河第一生产大队队长的石玉兴老人。“习近平总书记当知青的时候住的是破土窑,睡的是四五个人挤在一起的通铺,伙食只有玉米团团和杂面,油是自己榨的,肉更不敢奢望,吃了很大的苦,但他依然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为村里做了不少实事好事。”老人说起那段往事时,满是感慨和回忆。
这次难忘的延安之行,使实践队员深切地体会到延安精神的内涵,了解、领悟了梁家河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以及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动高校共青团改革的背景下,持续扎实开展“一学一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助力青年成长成才。
(历史文化学院 谢晓菲)
你的童年,由我们护航——记文学院“刘改月爱心支教服务团”兰考支教之行
情系兰考,为爱上色。2017年7月5日清早,文学院“刘改月爱心支教服务团”带着院党委副书记高飞、院团委书记王秀杰的嘱托,踏上支教的征程。这支由文学院学生自发组织的义务支教团队,将在王庄小学与闫楼小学进行为期一周的义务支教服务,并对乡村教育现状进行调研。
调研乡村教育,护航孩子成长
“刘改月爱心支教服务团”到达闫楼乡王庄小学后,立即开展以“留守儿童现状和乡村教育发展”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支教团分批走访了部分村民,并对当地的中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在调研过程中支教队员们发现,当地大部分学校教学条件已经有所改善,闫楼小学已初步具有现代化小学的模样,添置了现代化多媒体设施。同时,当地村民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王庄小学近两年的新增入学人数较往年有明显增长,今年新入学的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很多村民都表示:“孩子读书是大事,不分男女都要上学。”
队长陈款说:“这次我们所在的闫楼小学较往年有了很大的改善,主要是因为兰考的人们都比较富裕了,更重视对教育的投资了。”
开阔孩子视野,绘制七彩梦想
“同学们,有谁知道汉字经历了哪些演变吗?”这是一节新增设的书法课,支教老师张若涵正一边为学生们讲述汉字的演变过程,一边手把手教孩子们握笔。孩子们对这个从未接触过的领域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
在了解到孩子们对外部世界的强烈好奇心与求知欲后,队员们开设了棋艺、世界地理等特色课程。所有课程都以人文色彩为主,不局限于专业性知识的学习,而是以常识普及与兴趣培养为主,致力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拓宽学生视野,树立他们终身学习的观念。
队员张若涵说道:“一星期的支教时间太短,还是希望能多开设这种人文课程,让学生多知道一些东西,鼓励他们走出乡村。”
安全成长伴我行,溺水自救防事故
王庄小学的教室里,支教老师正在用电脑播放防溺水宣传教育片。课后,学生们神色凝重,纷纷向老师求证,“老师,每年真的有那么多的学生溺水吗?我们这里的水沟都很浅,真的也会溺水吗?”
夏季是溺水的高发季节,支教团出于对学生健康负责的原则,对王庄小学和闫楼小学的学生进行集体防溺水教育。通过防溺水安全教育普及溺水模拟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了系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
“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不去小河水沟里玩水。还要看好弟弟,不让他私自下河。”六年级学生王康鑫在学完防溺水知识后乖巧地说道。
培养爱国情怀,做合格小队员
“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学生们在国旗下郑重宣读少先队誓词,稚嫩又坚定的童声回响在王庄小学的操场上。
这是爱国教育中的一课。支教团的队员们组织全体学生重温入队时刻,为学生佩戴红领巾并带领学生宣誓,唤醒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此外,支教团根据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增设了思想教育课堂,并成立爱国教育小组,组织开展了“小公民培养”计划。队员们以普及政治常识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身为“少先队员”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桃李满园,为爱护航。在“刘改月”典型人物的示范下,支教团将吸纳更多的师大学生投身支教活动中,为乡村地区的教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与模范践行者。
(文学院 周筱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