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江智勇教授团队在“敏化启动电子转移”(SenIET)方面的研究工作实现新进展。该工作利用其自主研发的DPZ光敏剂和含芘基的手性磷酸共敏剂作为双催化平台,实现了在不对称De Mayo反应中的崭新应用。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化学》杂志上,江智勇教授为该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可见光介导的光氧化还原催化是现代自由基化学中一种温和、绿色、可持续的合成方法,在构建小分子和聚合物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可见光光子能量有限(<300 kJ/mol),同时被激发的可见光光敏剂会通过内转换、系间窜越等过程损失掉一部分能量,使得光敏剂的氧化还原电位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导致所能适用的底物及反应类型受到限制。另外,传统的De Mayo反应是通过紫外光激发或者能量转移敏化使1,3-二酮底物激发成三线态,由于1,3-二酮底物在激发过程中并不需要手性催化剂参与,在不对称研究中会造成很强消旋背景反应,成为一项长期的科学难题。针对上述科学挑战,江智勇教授团队基于SenIET的策略,猜想使用还原性底物作为SenIET中的外部电子供体,由此产生的自由基阳离子和另一底物之间通过后续反应,将创建一个更加原子经济性的氧化还原中性催化平台。此外,作者设想在手性催化剂的框架上组装多环芳烃可能有望实现不对称的SenIET过程。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含稠环芳烃的手性催化剂激发态既可以作为氧化还原作用中心,又可以通过氢键作用形成溶剂笼效应,提供手性催化环境。在此,作者论证了这一试验性设想的可行性,并把该策略成功运用在De Mayo类反应中,实现了98种崭新手性化合物的高效构建。本论文是我校在国际化学顶级期刊上的重要进展,我院博士研究生刘乙霖,青年教师班旭、尹艳丽为该论文的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925103,22171072)、betway官方app
高水平人才等项目的资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