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高端论坛”在我校举行。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知名专家出席论坛并做主旨发言,学院党委书记赵成福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赵成福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及参会代表表示欢迎,并对学院的历史沿革、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及办学成效以及学院发展现状做了介绍。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外语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路,外语学科要以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新发展格局创立新发展模式。要践行立德树人,坚持价值引领原则;立足本土实践,坚持守正创新原则;倡导交叉融合,坚持科学发展原则。他希望外国语学院通过举办此次论坛,能够与全国外国语言文学领域的专家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进而开展多层次、宽口径、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广西民族大学张跃军教授做重要讲话,对学院精心筹备和承办此次论坛表示衷心感谢,对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历程做了简要介绍,并作了题为“疆界拓展与国家精神建构:解读美国诗歌中的旅行”的主旨发言。他指出,旅行是美国诗歌的重要主题,记录了美国建国与发展历程。殖民时期,布莱德斯特里特笔下的新旧英格兰展开绵长而深入的“对话”;美国建国后至19世纪中叶的美国旅行文学,不同于具有逃亡主义和怀旧倾向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发挥了拥护国家秩序、建立民族文化传统之作用,例如惠特曼对美国帝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称颂,以及狄金森在譬喻层面展开的行旅;进入20世纪,毕晓普以其在巴西和美国切身经历为基础的旅行主题诗歌,超越文学自身,折射出对于美国和巴西的文学和社会文化在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内部殖民主义视角下的观察与思考。这些诗人诗作勾勒出美国诗歌的发展,也呈现了美国社会历史演进的一个剖面。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成坚教授作了题为“跨文化通识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以《西方现代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为例”的主旨发言。她认为,开设跨文化类课程既是彰显外语学科校内供给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检视高校本科通识教育水平的重要窗口。2015年启动建设的《西方现代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是西南交通大学首门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的跨文化通识课程,它以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反观中国式现代化成就,落实“理解当代中国”思政目标。她在报告中聚焦通识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重塑、本科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三个方面,探讨了跨文化通识课程中中国意识缺位、本科生跨文化对话能力缺乏、通识课程成效评测缺失等难题的解决之道。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张剑教授作了题为“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边界与‘新文科’的交叉融合”的主旨发言。他指出,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内涵相当复杂,最近正式确立了五大学科方向,即外国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然而,在新文科背景下,该学科内涵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学科“交叉融合”将给外语学科增添新的内涵,使其学科边界进一步模糊,内涵更加复杂。
广州大学黎志敏教授作了题为“以‘英语文化体系’为中心的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主旨发言。他认为,当前我国英语教育体系以“英语语言形式”为中心,较少涉及“英语文化体系”。因此,学生即便能在各种语言技能考试中取得高分,也会因为英语文化缺乏导致在同英语国家本土人士实际交流中丢分。他尝试以“英语文化体系”为中心的英语教育模式,介绍了“大量、有效的英语文学原著阅读”的具体路径,致力于改善上述状况。
各位专家畅所欲言,为推动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内涵式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达到了思想碰撞和互学互鉴的效果,并在此过程中增进了友谊和共识,有效促进了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事业的创新发展。
外国语学院梁晓冬教授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此次高端论坛汇聚外语学科专家学者的群体智慧,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外语学科的合作交流,打造学科建设新范式,开创学科发展新局面,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学术盛宴。当前,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正值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此次高端论坛的成功举办,对我校结合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找准自身定位、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主动对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及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论坛结束后,理事会会长会议在外语楼A306召开。会议对“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的筹备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实地考察了举办场所。会议要求,工作人员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做到任务、人员和完成时间“三落实”,确保年会如期举行。
外国语学院 刘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