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上午,外国语学院在学院报告厅举行了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的首场论坛,学院部分教硕导师、22级和23级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该论坛旨在分享最新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以及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基础外语教育研究的创新方法和策略,以推动外语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论坛伊始,6位研究生陆续分享了自己关于英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创新教学实践反思以及微课教学展示。刘佳淇同学以《思政赋能英语教学课堂融入全面育人》为题,分享了思政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课程思政走进英语课堂可以从“以课本内容为出发点,挖掘、整合育人要素”“以课堂活动为核心点,设计并实施活动”“以课后活动为突破点,延伸育人主题”“以学习评价为提升点,有机融入育人功能”这四个方面展开,深入探寻教与学的方式,以便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
张洁同学以《深度学习视角下的英语教学:概念及应用》为主题,阐述了深度学习对于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潜力,强调要从知识的整体化、结构化出发,使教学从零散走向关联、由传授走向运用、由浅层走向深层,从而使学生在全身心参与和体验丰富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杨璟玥同学展示了关于《5E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语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她指出“5E”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释疑惑,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使课堂效果更好。她通过对5E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文献解读,探讨了在新国标背景下5E教学模式在语法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李苗苗同学分享了关于《基于互动协同模式的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她指出,读后续写法是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英语写作教学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随后,她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理论基础、文献综述和阅读启示五个方面介绍了通过互动协同模式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和效果,从而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些读后续写教学方面的启示。
最后,刘娜和马昊冉同学分别进行了微课教学展示,向与会者展示了她们在具体教学场景中的创新实践和教学策略。她们通过互动性强、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论坛结束后,3位指导教师对研究生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他们的努力和成果。这次分享充分展示了学生们的才华和风貌,也为其他研究生参与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提供了一些启示,树立了榜样,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外国语学院 图/文 叶霆钧 韩书改)
2023年10月14日,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如期举行,李素枝教授、孙海燕教授、姜士昌教授担任此次论坛的评委,为教育硕士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指引方向。6位硕士研究生陆续分享了微型课设计、英语前沿教学研究成果的感悟以及创新教学的实践反思。
论坛伊始,李凡同学结合长期科学系统地实践调研与理论研究,选择以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The Nightandthe Earth Didn't Sleep》作为教学内容,在导入,读前,读中,读后等教学环节中融会贯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自然灾害与防护,安全知识与自我防护的知识储备,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紧接着,田乃心同学以《六要素整合下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为主题,基于六要素的概念和整合,结合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发展背景和内涵,分析研讨阅读教学及其经典课例,力图为改善英语课堂现状提出可行性建议。随后,秦一婷同学分享了《如何通过单元设计作业来减轻学生负担》的文献,其针对英语作业设计及其改进开展行动研究,旨在改变作业完成质量参差不齐、作业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作业实施难以取得较好效果的现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成就感。
随后,汪春燕同学展示了有关《以大单元教学为站位,指向学科核心素养,促进育人载体》的研讨成果,基于当前“高分低能、有分无德、唯分是图”以及“知识点、习题项、活动控琐碎化”的教学问题,强调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是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结合英语教学现状,段媛媛与王博涵同学分别展示了《词块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和《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为探索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共同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提升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与学习兴趣提供参考。
分享结束后,评委老师与分享者进行了互动,并解答了参会者的疑问,深入浅出的讲解令在场参会者受益良多,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掌声,气氛十分热烈。此次讲座,让教育硕士对英语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感悟,对英语教师专业素养有了更系统的认知与了解。
(外国语学院 图/文 叶霆钧 张莹)
2023年10月28日,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如期举行,王彩琴教授、张军民教授、于浩鹏教授担任此次论坛的评委,为教育硕士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指引方向。6位硕士研究生陆续分享了英语前沿教学研究成果的感悟以及创新教学的实践反思。
论坛伊始,赵雯雅同学展示有关《基于深度学习的英语阅读教学探究》的研讨成果,阐述深度学习是与浅层学习、碎片学习、机械学习相对的概念,即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其符合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接着,基于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英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技能大赛,梁露露同学分享了其赛后观摩感悟与收获。紧接着,王君君同学以《学业情绪的理论模型与评估及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为主题,结合初中生的学业情绪、性格稳定性较弱,学习主动性不高的状况,分析学业情绪概念,学业情绪的特征与维度,影响学业情绪的因素以及学业情绪模型。
随后,徐宝珠同学分享了《二语听力教学、自我效能感与策略使用的中介分析》,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的英语听力教学、听力自我效能感和听力策略使用,特别是自我效能感在听力教学和策略使用之间的中介作用,从而对理解不同听力教学实践在提高自我效能感和策略使用方面的有效性具有启示意义。
最后,时晨静同学和郑丽君同学分别展示了《语言思维模式研究分享》和《动态评估在外语教学中作用》,探索如何更新丰富教学方法,共同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教师教学能力提供参考。
分享结束后,评委老师们与分享者进行了互动,评析各位分享者们的研究成果,并对在场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深入浅出的讲解令在场参会者受益良多。
(外国语学院 图/文 叶霆钧 张莹)
2023年11月4日,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如约而至,刘国兵教授、姜士昌教授、金莉副教授担任此次论坛的评委,为学校研究生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和学术经验交流的机会,拓宽了研究生的科研学术视野,营造了更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6位硕士研究生陆续分享了英语前沿教学研究成果的感悟以及创新教学的实践反思。
许甜同学分享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研究》拉开此次论坛的序幕。基于英语教学对于文化意识渗透及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性、中国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不了解以及无法熟练运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问题,许甜同学结合相关理论研究、问卷与访谈数据,系统地展示如何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引导学生将中国文化的英语学习内化到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以期达到课程育人与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的教学目标。
其次,黎凡凡同学展示了《思维品质视角下的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理论与实践》的研讨成果。从分析思维品质视角下教师课堂提问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入手,她阐释了思维品质的概念及特性课堂提问的概念、类型及策略,并展示了思维品质视角下英语教师课堂提问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其包括教师、课程与评价体系三个维度。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发展,丰富课堂提问类型,积极参加培训,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提问技巧;同时还要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提问设计;最后科学系统地完善评价体系,发挥考试评价对教师提问的积极引导与反拨作用。
接着,王晓阳同学汇报了《PBL模式下的英语教学:概念及应用》,共包含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应用实践四个部分。鉴于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可以实现国家课程与项目学习要素融合与改造、转变教学模式以弥补传统教学不足、让真实学习自然发生的重大意义,她展示了该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并进一步介绍其理论基础,即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然后,以人教版英语必修一Unit 1 Friendship为例进行应用分析,以期为后续教学提供新的方法和选择。
许冰琪同学紧随其后,分享了《用问题“链”接学习任务-深度学习理念下的英语阅读教学》。考虑到新课标的要求及当下的教学现状以及“问题链”对学生思维品质和深度学习的促进作用,她展示了深度学习及问题链的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问题连续体理论),并以人教版英语必修一Unit 4中的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为案例,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用问题“链”接学习任务,展示深度学习理念下的英语阅读教学,从而为在一线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以及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提供参考建议。
最后,李苗慧同学和张钰凯同学分别展示了《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和《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应用研究》。李苗慧同学从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目前写作教学的现状以及高考改革进行分析,基于输入假说,输出假说,互动协调模式以及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阐释了读后续写的起源、含义、促学优势、原理以及操作方法。然后,张钰凯同学结合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翻译法教授语法知识以及学生机械地记忆语法规则的调研成果,分析了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探究其促学效应,致力于改善外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的教学现状。
临近尾声,评审老师们认真点评了此次硕士研究生们的研讨成果,其专业而又深入浅出的点评使在场参会者受益匪浅,同学们在报告结束后纷纷踊跃提问,积极与老师们互动交流。现场学术氛围浓烈,为教育硕士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指引方向。
(外国语学院 图/文 叶霆钧 张莹)
2023年11月9日,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如期举行,王彩琴教授、娄宝翠教授、孙海燕教授担任此次论坛的评委,为学校研究生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和学术经验交流的机会,拓宽了研究生的科研学术视野,营造了更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6位硕士研究生陆续分享了英语微型课教学案例与英语前沿教学研究成果的感悟。
论坛伊始,李春梅同学分享了《逆向设计在高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共包含五个部分,分别为研究背景,概念界定,理论基础,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结合现阶段自身在高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中应用研究方面的知识盲点以及作为职前教师对将来能够在真正的课堂有效解决写作方面疑难问题的期望,她把重点分享放在逆向设计和读写整合两个关键词的定义和分类上,分析逆向设计教学理念的主要内容以及教学价值,进而针对逆向设计教学理念在写作教学过程当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紧接着,根据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Wildlife Protection》,范鸽同学展示了读写微型课设计,指出本节课的中心任务是引导学生制作一副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海报,支线任务是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发现海报的结构特点,为学生成功制作海报做准备。三位评审老师提出相应建议,首先,在教师课堂话语方面,要多用we,少用you,从心理上消除距离感与疏离感。其次,在课堂话语方面,除了要避免课堂话语中的语法错误,教师课堂话语也要简洁明了。最后,在PPT的设计方面,教学内容应尽量在PPT上方呈现课件的重要内容,以便于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基于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三单元《Sports and Fitness,Reading and Thinking Part》,王芷晗同学从Legends的两个标准(Master in Sports,Good Example to Others)出发,分别介绍了郎平和Michael Jordan的例子,引导学生发掘他们身上优秀的品格,提高其文化素养与思想品质。与此同时,鉴于文本的特殊性(本文是一篇杂志文,区别于之前常见的体裁),她带领学生分析了文章结构框架与重难点,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深度发掘文章中的深层含义。
叶霆均同学紧随其后,也展示了其微型课相关的教学设计。基于外研社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 1的Unit 1 Wonders of the World,他以教师作为一个导游介绍国内外著名景点作为课程导入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思考能力,再适时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和学生完成连续性与系统化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一篇关于景点的介绍短文,从而帮助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段亚文同学展示了《动态评估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影响的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她主要分享了为什么要选择动态评估以及将它与写作结合起来的原因并结合其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界定了动态评估和写作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梳理其发展脉络,阐述其理论基础,总结了相关文献研究现状,设计有关研究的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包括测试、写作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半结构化访谈,以期通过运用动态评估这种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自我效能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成绩。
最后,陈红云同学分享了《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阐述了逆向教学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定义,即教师基于学情,在充分研究单元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单元主题以及单元教学目标,再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选定合适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最后选定合适的教学模式。她指出逆向教学设计在反思传统教学设计不足的基础之上,鼓励教师从输出端开始考虑教学,将教学评价提到教学活动实施之前,强调理解性学习和学习体验,更符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要求。与此同时,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例进行逆向教学设计,以期促进学生理解,实现学习迁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临近尾声,评审老师们认真点评了此次硕士研究生们的微型课以及文献研究成果,其专业而又深入浅出的点评使在场参会者受益匪浅,同学们在报告结束后纷纷踊跃提问,积极与老师们互动交流。现场氛围浓烈,论坛的开展有助于加强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了我院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开展。
(外国语学院 图/文 叶霆钧 张莹)
2023年11月17日,外国语学院如期举办了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李素枝教授、张军民教授、王清杰教授担任此次论坛的评委,全面贯彻落实研究生教育改革精神,激化研究生学术创新活力。6位硕士研究生陆续分享了英语前沿教学研究成果以及英语微型课教学案例的感悟。
第一位分享者马喻灿同学分享了《读后创写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及其有效性研究》,从研究背景与意义、策略及方法、实验数据分析、结论及讨论等方面介绍关于思辨能力、英语教学、读后续写的实证性研究。从学生需求出发,将思辨训练融入英语写作过程之中,以思辨知识、思辨框架和思辨训练为核心要素,提出一个新的、可操作的读后创写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并对其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和英语写作水平的发展。
接着,杨豫南同学分享了《多元互动环境下学习者写作反馈投入研究》。该研究基于写作文本、刺激性回忆访谈和半结构访谈,从生态视角考察了12名英语专业学习者在多元互动环境中的反馈投入情况,并发现多元互动环境中学习者反馈投入呈现三种类型,发现了教师反馈对于学习者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提出提高教师反馈素养、关注学习者情感、开展学习者相应培训等策略,从而提高在多元互动环境下的反馈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反馈的促学作用。
随后,周星月同学展示了《“评估连续统”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鉴于评价单一化、主观化、浅层化等教学问题,通过具体课例呈现阅读课中评估连续统的设计,用概念性问题检测概念与词汇的理解情况、用测试题检测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用问答题检测对内容的掌握和思考的深度、用表现性任务检测知识的迁移能力,力图保障研究设计的简单简洁、科学有趣、关联递进与开放真实,从而提高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紧接着,海亚影同学分享了人教版必修一Unit 4 Natural Disaster 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Reading and Thinking的文本分析。从文本叙述手法来看,这是一篇报告文学,即介于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体,其题材和所描写的人物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和真实人物,对事件发生的环境和所涉及的人物有生动的描绘,并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来组织语言。本文按照地震前、中、后的顺序向读者整体描述了唐山大地震,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从修辞方法来看,文本使用了文学作品中的拟人、比喻、递进、排比等修辞方法,帮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唐山大地震,学习报告文学这种纪实性文体的语言特征。
王可一同学汇报了《高中英语优质课和常态课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对比研究》,共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以及参考文献五个部分。考虑到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文化迁移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通过高中英语优质课和常态课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对比,分析在高中英语优质课和常态课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难点,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改进当前英语教学的现状。
最后,王如意同学展示了《词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读后续写对学生的逻辑融洽性、内容丰富性、语言准确性和语篇连贯性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读后续写教学的重视程度低且效果不佳,学生对读后续写存在畏惧、焦虑等心理以及写作时出现的词汇单一、语言表达错误多、句段间连贯性差等问题。词块教学法应运而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理解、语言运用、语篇构建及创造性思维等英语核心能力。
在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中,评委老师们与在场参会者们谈感悟,答问题、话理想,讲授科研技能,激励同学们充实研究生活、坚守科研理想、勇攀学术高峰,营造优良的学术氛围,激发学术兴趣,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助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环境。
(外国语学院 图/文 叶霆钧 张莹)
2023年11月24日,外国语学院举办了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田良斌老师、王清杰老师、于浩鹏老师担任此次论坛的评委。6位硕士研究生展示了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助力研究生开阔学术视野、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科研精神,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
鉴于英语学习投入对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关键作用,第一位分享者王璐瑶同学分享了《高中生感知英语教师支持与英语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外语愉悦的中介作用》。英语学习投入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持续的、充满积极情感的状态。通过分析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投入的因素,包括内部心理因素(如自我效能感,焦虑和愉悦等)和外部环境因素(如学校、教师支持和家长的教育期望)的影响,指出英语学习投入不仅能预测学习者的学业成就,而且还可以将其视为学生潜在学习动机的可观察指标与促进有效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其次,刘园园同学展示了《词汇附带习得》的相关文献。第二语言教学中,词汇作为沟通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语言学习的基本要素,是学习英语语法结构的积累,被誉为语言能力的基石,在二语习得中举足轻重。而词汇习得中的附带习得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词汇附带习得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词汇,改善教学质量。从探讨词汇附带习得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以及在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入手,探讨任务难度及趣味性对视听输入中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利用词汇附带习得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用价值,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保障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紧接着,结合教育部2022年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根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六要素的要求,毛凯璐同学分享了《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证研究》,确定约1600个单词为初中阶段英语课程应学习和掌握的基本词汇。考虑到目前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较少,她将尝试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开展实证研究,让学生围绕相关主题使用所学词汇进行交流和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
然后,涂彩云同学分享了《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评价调查研究》,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对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中的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教师应处理好评价与教和学之间的关系,推进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为教师评价在以评价促进教学、评价任务的设置、评价方法的选取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下,重新审视教师教学评价的状况是有必要的。
代伟伟同学分享了《多元反馈模式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写作作为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输出型技能,引进“读后续写”测试题型来增强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重点考察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助于深化高考考试改革,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与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本次汇报就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方面对读后续写这一题型进行应用探究,力求通过创新写作反馈方式,结合多种反馈方式的探索和研究,在减轻教师反馈这一单一反馈方式负担的同时,使反馈效果最优化,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最后,王梦妍同学展示了《以“评”促学-师生合作评价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鉴于当前研究较少涉及读后续写测试的效度与信度,教学策略的深度与广度也有待拓展,同时结合了当前读后续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很多师生把提高读后续写的高考分数作为首要目标,在教学和学习方法上存在应试导向,违背了读后续写作为高效外语学习方法的初衷。该研究主要采用师生合作评价的方式,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深入梳理了当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促学作用、教学策略和此类测试对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探讨如何通过评价来促进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研究。
每位同学的展示介绍结束之后,三位评委老师依次从科研选题方向、研究意义影响、研究方法选择、研究结论价值等方面提出了专业的建议并与同学们进行了讨论。此次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的成功举办,为研究生提供了展示和了解最新科研成果的机会,老师的点评和指导也使广大同学受益匪浅,进一步培养了研究生的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今后更好的开展研究生学术获得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外国语学院 图/文 叶霆钧 张莹)
2023年12月1日,外国语学院如期举办了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娄宝翠教授、王彩琴教授、孙海燕教授担任此次论坛的评委,7位硕士研究生展示了前沿教学研究成果,探讨学术发展历程,以浓厚的学术氛围提升学术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知识储备广度和深度。
第一位分享者娄金歌同学分享了《基于主题意义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实践和研究已受到了广泛关注,并涉及阅读、写作等多种课型。但当前研究大多聚焦于单个语篇的主题意义探究,缺乏对同一主题意义统领下一个主要语篇和多个拓展语篇有效结合的思考。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阐释了其内涵及实施要点,并结合实例探讨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以议题为抓手,遵照引入议题、建构议题和拓展议题的顺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究主题意义。
鉴于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起着关键作用,赵梦汝同学分享了《基于主题语境的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所有语言学习都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学生对主题语境和语篇理解的深度直接影响语言学习的成效。从课堂观察和查阅文献入手,指出目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忽视对写作的主题意义的探究、读写教学分离、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不容乐观、缺乏英语写作内驱力和成就感,而读后续写将阅读与写作自然结合,为写作提供了主题和语境基础,也为有效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思路。
随后,曹倩同学分享了《学习活动观视角下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研究》。鉴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应该将英语学习活动观应用到英语教学过程之中,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构建学生的文化意识以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本研究基于学习活动观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开展行动研究,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四位汇报者韦欣欣同学分享了《教师提问对初中生英语课堂参与影响的行动研究》。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提问是一种有效的师生交流方式。但在实际英语教学活动中,“低效提问”、“课堂消极沉默”等现象仍较普遍地存在,教师提问的功能经常被忽视。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师提问,鲜少关注到教师提问对初中生课堂参与的影响。通过行动研究探讨教师提问对初中生课堂参与的影响,对于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关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策略的研究,从而优化教师提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周婷婷同学分享了《问题链对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研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师要设计和提出指向不同思维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他们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发展,逐步形成对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成绩。课堂上发问的深浅,影响着发展学生思维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学生对阅读语篇的理解程度。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并与教学目标相结合,通过设计一系列难易适度、环环紧扣的问题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构建多元化学习思维,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六位分享者杨冰冰同学展示了《高中英语写作中多元反馈模式的应用研究》。写作是检验语言使用的一个重要指标与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是语言教学中不可避免的话题,应该充分发挥写作反馈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面对当下高中生英语写作现状,我国的英语写作教学存在薄弱环节,因此,不断创新写作反馈方式,结合多种反馈模式的探索和应用是极具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采用多元反馈模式,即以自我反馈,同伴反馈以及教师反馈相结合的多元反馈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写作修改环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思维品质与语言能力,培养学习能力。
最后,张晶同学分享了《项目式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在英语教学中,以主题意义探究为主线应用项目式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和探究性,有助于教师实现课内外联动,使学生将课内所学链接现实世界,学以致用,形成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结合项目式学习的特征,即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施、有评估、有反馈,有序开展项目导入、项目活动开展、项目成果展示,项目评价反思,旨在深化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发展其关键能力,培育其核心素养。
此次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的成功举办,为研究生提供了展示和了解最新科研成果的机会,老师的点评和指导也使在场研究生们受益匪浅,有效助力研究生同学开阔学术视野、夯实科研能力,此次汇报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外国语学院 图/文 叶霆钧 张莹)
2023年12月9日,外国语学院如期举办了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李素枝教授、张军民教授担任此次论坛的评委。6位硕士研究生展示了教学研究成果,探讨了学术发展历程,以浓厚的学术氛围提升学术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了知识储备广度和深度。
第一位分享者黄含冰同学分享了《生态课堂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在真实的高中英语课堂中,学生相对沉默被动课堂沉默阻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高中英语课堂则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而英语课堂沉默是由多个不平衡因素造成的课堂生态系统不平衡现象。她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以生态课堂的视角为指引,分析了影响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的不平衡因素,探讨如何打破课堂沉默,构建生态课堂,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言能力。
紧接着,王柳同学分享了《中学英语教师情感劳动和职业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当前,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发展与提升自我才能胜任好教学工作。与此同时,教师幸福感的高低也影响着学生的幸福感与教学质量,教师幸福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目前相关研究表明,教师自我认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幸福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联系。然而,教师的情绪劳动和职业幸福感是否相互影响,二者是否相关,却很少受到关注。因此,以高中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将教师职业幸福感与教师能动性结合起来,以期能够探明教师情绪劳动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参考建议。
第三位分享者王樱馨同学分享了《逆向设计在高中英语写作单元主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新版高中英语教材单元设计中,写作通常被安排在听、说、读之后,并且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这容易出现局部脱离整体的问题。基于写作是语言输出的重要方式,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写作教学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逆向教学设计模式与大观念教学理念契合素养导向下的课程改革要求,对学科教学进行深度理解,整合学科单元主题,以单元主题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落实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为指向核心素养的写作教学提供了可操作性路径。
然后,赵笑笑同学分享了《对比续写在初中英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并指出学生应该能够有效的利用书面语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人际交流。然而,现阶段,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够明显,学生的英语写作通常在词汇,内容衔接,文本格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王初明教授提出的“读后续写”教学方法,将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其协同效应和促学效果在英语写作研究领域已经得到很多研究者的证实。而对比续写作为读后续写的一个变体,能够增强学习者与阅读文本之间的互动强度,发挥续写的最大功效。
鉴于教学反馈是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第五位分享者石琳同学分享了教师反馈相关的文献。高中英语写作的实际反馈情况则是教师给予学生费时费力的反馈,但收效甚微。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都是纠正性反馈,即教师通过纠正性反馈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为学生提供新的思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任务。从实际出发,调查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以及哪种反馈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英语写作成绩,探析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对高中学生英语写作的有效性,旨在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帮助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更好地使用恰当的反馈。
最后,王一丹同学分享了《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Jigsaw Reading Strategy o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in English Reading》。《国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这里的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运用思维的技能,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的素质。目前,学生在评价他人观点和使用多个论据支持自己观点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拼图阅读策略”是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的一种较新的策略,给高中生英语阅读中批判性思维技能和倾向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效果差、教师效能低的问题。
此次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的成功举办,为研究生提供专业学术交流平台、为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研究生提供了展示和了解最新科研成果的机会,老师的点评和指导也使在场研究生们受益匪浅,有效助力研究生同学开阔学术视野、夯实科研能力,此次汇报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外国语学院 图/文 叶霆钧 张莹)
2023年12月15日,外国语学院如期举办了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金莉老师、于浩鹏老师、王清杰老师担任此次论坛的评委,6位硕士研究生陆续分享了前沿教学研究成果,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培育高水平教育硕士人才,推动研究生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
第一位分享者陈红同学分享了《思辨能力培养视角下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任务研究》,依次汇报了其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及其研究设计。从思辨能力的研究、外语教材任务的研究、外语教材对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已有研究的启发和局限性、理论框架几个方面入手,采用内容分析法和质性个案研究方法,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至第三册的阅读板块和目前正在使用《英语》必修一至必修三的两名在职高中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思辨能力培养视角下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任务的研究,致力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与核心素养。
紧接着,张莹同学分享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课堂“边缘人”的转化研究》。当前,受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等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部分教师采用机械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分数和录取率为导向,不自觉地将教学资源向“学霸”倾斜,忽视了课堂中“边缘人”的生存状况。与此同时,中共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坚持面向每一个人、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分析初中英语课堂中“边缘人”产生的原因及其转化,致力于为实施“全纳教育”、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提供参考建议,帮助教师认识到这一特殊群体的现状,丰富教师的相关心理知识,增强对边缘群体的关注,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素养,从而更好地从改善边缘化的问题,提高中学英语课堂中“边缘人”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
第三位分享者宋婷婷同学分享了《教师指导下的多轮续写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研究》。写作是外语学习者应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技能,写作能力在语言表达技能中占据核心地位,然而当前高中英语写作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不少教师受传统英语教学观念和教科书的影响,认为关于写作技能的教学无从下手,无法对学生写作思绪或者内容表达上的疏导。同时,许多学生也将写作视为记忆背诵模式,甚至有些学生在考试前就产生了严重的写作焦虑,很多英语写作课堂不重视语言的输入和主题语境的创设,导致学生的写作与其他语言技能训练相分离。鉴于此,以探究教师指导下的多轮续写对高中生英语写作产生的影响为研究问题,采用王初明2018年提出的多轮续写方法,将语言输入和输出紧密结合,增大与文本的互动强度,从而提高教师的写作教学技能和学生写作能力。
然后,张璐璐同学分享了教师书面反馈与二语写作相关的文献。教师书面反馈作为二语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被看作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有效的反馈有助于学习者在写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提高语言学习质量。从探析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书面反馈的类型以及学生是如何从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参与教师的书面反馈入手,以过程写作法和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运用写作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书面反馈类型和学生投入情况,致力于发挥教师书面反馈的促学效用。
词块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已成为国内语言学界新兴的研究方向,毛燕億同学分享了《词块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英语写作是英语语言习得中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初中英语教学和评估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和样本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发现词块法确实能有效增强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技能,有助于提高学习者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地道性、语言的丰富性和语篇逻辑性。
最后,牛玉霞同学分享了《英语群文阅读对高中生阅读素养影响的实证研究》,共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基础、研究计划和参考文献5个部分。高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研究的新趋势,群文阅读教学与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高度契合,应该落实群文阅读教学,但目前国内针对高中英语课堂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仍有不足。她着重分析如何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实现分级群文阅读最终的目标,致力于探明英语群文阅读对高中生阅读素养影响,提高教学质量。
此次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的成功举办,为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提供了建议与方向,同时鼓励与会学生从学习中发现乐趣,获得成就感从而培养学习的兴趣,评委们与分享者们积极互动交流,深入浅出的讲解引来了阵阵掌声,现场气氛热烈。
(外国语学院 图/文 叶霆钧 张莹)
2023年12月22日,外国语学院如期举办了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金莉老师、孙海燕老师担任此次论坛的评委。6位硕士研究生分别分享了学习研究成果和微型课设计,营造了良好地氛围,也为提高研究生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奠定了基础。
第一位分享者米梦珂同学分享了《同伴互动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共包含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和参考文献五个方面。写作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英语成绩中也占据着一定的比例,然而当前的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方式忽视了同伴互动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作用。因此,她以河南省某所高中高二年级两个平行班的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随机设置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运用读后续写测试、调查问卷等研究方法,调查学生对同伴互动应用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及其对高、中、低不同写作水平学生的英语读后续写写作成绩的影响,以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提高教学质量。
紧接着,张晚初同学就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的Unit3 Celebrations的Lesson1 Spring Festival进行了微型课展示,课型是阅读课,阅读文本是三位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和年龄及职业的人对庆祝春节的经历及其感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学生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了解我国春节不同地方的习俗以及外国人对于中国春节的看法,树立文化自信,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积极对外宣传我国悠久文化历史。试讲后,两位评委老师针对读后活动的设计以及一些幻灯片上的语法错误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作为积极心理学的热门话题,第三位分享者郑祎同学分享了学术弹性及韧性相关的研究成果。学业弹性是心理弹性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其关注的对象是长期处于重大学业困境中或者表现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她借鉴T.Y. Kim和Y.K. Kim 2017年提出的L2(第二语言)学习者韧性框架,旨在研究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业韧性(EAR)及其与英语成绩(EA)的关系。对45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并进行后续访谈,以与定量结果形成三角验证。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英语学业韧性处于中等水平,表明学生有良好的英语学业韧性,能够处理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第四位分享者李亚楠同学分析展示了中学生英语学习焦虑、行为投入和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以230名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他们的学习焦虑和行为投入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并通过被试者的期末考试成绩来衡量他们的英语成绩。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表明,EFL相关焦虑可以直接影响EFL成绩,解释44.9%的行为参与的方差和22.6%的英语成绩的方差,并通过行为参与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EFL成绩。基于数据分析与调查,阐释了中学生英语学习焦虑、行为投入和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对于英语教育的影响和建议。
赵天依同学分享了《大观念视角下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证研究》。王蔷老师指出,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目标是单元育人价值的具体化。教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要对单元教材内容进行多维度的深度解读,形成基于文本主题引领的解读脉络。在单元整体设计时,要做到主题与话题之间浑然一体,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读,不仅要按照教材表面设定的主从关系,更要挖掘教材内部单元与单课之间隐含的内在联系,从而为更好地设计主题与话题提供更多的素材。单元教学目标围绕着单元大观念的建构展开,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及课时目标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从而促使教学主线更加清晰,促进学生对整体意义的理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最后,韩书改同学分享了《BOPPPS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等方面对论文进行了大致的阐述。基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要求和高中英语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交互作用为理论基础,通过设置控制班和实验班,进行相关前后测、访谈和问卷等研究活动,将BOPPPS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做应用研究,旨在探析BOPPPS教学模式对高中生阅读兴趣、动机的影响以及BOPPPS教学模式对高中生英语成绩高的效果。
临近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尾声,评委们与分享者们积极互动交流,提出相应的指导建议,现场响起阵阵掌声,气氛浓厚。论坛的举办为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提供了建议与方向,同时也鼓励与会学生从学习中发现乐趣,获得成就感从而培养学习和科研的兴趣,提升自身教学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
(外国语学院 图/文 叶霆钧 张莹)
2023年12月29日,betway官方app 外国语学院主办的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如期举行,6位硕士研究生分别分享了学术研究成果,既营造了良好科研氛围,也为积极推进科研育人,提高研究生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奠定了基础。
第一位分享者姬鑫杰同学探究基于深度学习的5E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何影响,是否有助于提升细节提取、理解推理、主旨总结、词义猜测能力,是否有助于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阅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各方面的发展。致力于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5E教学模式,既丰富了关于5E教学模式的研究,也为后续基于深度学习的5E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紧接着,胡欣欣同学分享了《项目式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的地位不言而喻,阅读能力很大程度反映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项目式学习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实用主义和发现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小组合作探索为手段,共同完成项目并展示成品的形式来完成阅读任务。通过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方法,将项目教学运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并最终检验这种阅读教学模式在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实施的可行性。
第三位分享者高荣偎同学从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怎么做进行分享。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即在英语学科体现为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具体是指教师基于一定的课程目标,以英语学科为背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或任务为内容,整合相关学科资源,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目的,以英语课程内容为依托,整合其他学科课程内容、方法、思维方式,通过学科有机融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
鉴于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中的基本技能之一,更是学习者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方法,第四位分享者李娜同学将项目式学习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针对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而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结合学情与本土文化发展,通过策略分析和具体实践反思,探索促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现深度学习和探究创新的途径。旨在探明项目式学习法会对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与动机产生何种影响,以及项目式学习法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
第五位李嘉华同学分享了《对比续写任务对高中生思辨能力的影响研究》。王初明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续写任务——对比续写。在对比续写中,学生更倾向于模仿前一篇阅读文章的思路和逻辑,基于此对比续写任务下进一步探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探析高中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否可以通过对比续写下的写作训练来发展,实验前后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否会发生变化,从而揭示了对比续写是否是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为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供一些建议,丰富了对比续写和思辨能力的研究。
最后,张秀玲同学分享了《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问题链对高中生阅读素养影响的研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形成的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同时,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能够有效统筹课程内容,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巧设问题链,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进而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临近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尾声,评委们与分享者们回顾本届基础外语教育论坛,积极互动交流,提出相应的指导建议,现场掌声不断,学术气氛浓厚,为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提供了建议与方向,同时鼓励与会学生从学习中发现乐趣,获得成就感从而培养科研兴趣。
(外国语学院 图/文 叶霆钧 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