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困大学生研究报告
作者:张殊|
2005
年04
月04
日
|原始出处: 世纪中国
在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增加较快,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并呈逐年迅速上升趋势。据官方公布的数字,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人数大概在160万。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贫困对于大学生的严重危害
考上大学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面对几千甚至上万元的学费,穷孩子和家长们却乐不起来,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贫困生弃学打工、家长自杀的悲剧。
贫困已经严重影响了贫困学生的身体健康——
高校收费致贫困生激增,三成贫困生无钱回家过年。原因是路费不足或打工凑下学期生活费。今年春节前后媒体的报道令人揪心,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由于贫困,不少贫困大学生只好选择在外打工甚至身兼数职来“拯救”自己。贫困大学生经济上“捉襟见肘”的窘迫和由此带来的心理尴尬,往往是外人很难感受到的。
严重影响贫困生的生活、学业,损害其身心健康发展。调研表明,贫困生绝大多数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其生活状况远远低于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水平。吃饭穿衣问题都甚为严重,一天只吃两顿饭或饥一顿饱一顿的现象在贫困生中很普遍。贫困生的生活常常被描述为“五个馒头过一天,一星期买一次菜,军训服装穿四年”,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而这些学生因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由此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双困生”。
成都高校一位辅导员表示,她的班上就有七八位来自贫困山区的学生,每到吃饭时,总不情愿和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一块就餐,常常单独一人随便买些饭菜对付了事,有的甚至省到长期不敢吃肉。她说,社会上的贫富悬殊所带来的影响,已深深在大学生身上显现出来。
而许多高校轰轰烈烈的捐赠、助困活动,或在书本封皮标注“贫困生”,或请贫困生代表上台接受捐助,场面虽热,却使一些学生越发难过。一名女生愤然道:“我就是借钱,也不愿接受贫困捐助”。进入寒假后,为了省钱,更为了避开同学就餐高峰,她以方便面度日。
来自大学校园的调查不时撞击着人们的心灵:贫困生都是勤奋而富有才华的,但因为贫困,他们在发奋学习的同时必须忍受生计的煎熬。他们有的连每天在食堂吃素也要精打细算,由于缺少冬衣,我们时常见他们在寒风中发抖的身影。
最近媒体报道,在许多地方有不少农民家庭“因教致贫”。孩子上学就象赌博,为供养一个大学生,贫穷的农民们四处借债,学生毕业后如果找不到工作,那笔债务将让他们一生都难以偿还。武汉中南财经大学的一位家境困窘的女大学生,经常到学校食堂拣别人吃剩的馒头,而且一捡就是近两年。她来自农村,她的餐卡消费明细表表明,2004年,她才花了8、35元。在南京也发现同样的事情,结果引起网站众多的跟帖,社会舆论哗然。
如今的高额学费使得如今的大学里贫困阶层急剧增多,他们的生存实在让人担忧:大学本来是个改变自己和家庭的机会,如今好像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不明朗的就业前景,高的吓人的学费,由于缺钱导致自己的竞争力明显不如有钱有关系的同学,长此下去实在是让人们对大学的前途产生疑惑,交了那么多钱,我得到了什么?
贫困已经严重影响了贫困学生正常的学业——
调查显示:37.3%的贫困大学生有靠勤工俭学补贴生活费的经历,他们也颇为无奈的表示,经常奔波打工挣钱对正常的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26.1%的贫困学生靠亲友的资助进行学业,还有11.1%的贫困学生的生活费靠政府的助学贷款等各方面的资助。31.9%的贫困大学生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年收入在3001到5000元之间的家庭占26.1%。
贫困生的月生活费约为普通学生月生活费的二分之一,甚至更低,连最起码的吃饭问题都无法保证。他们在生活上大多比较拮据,不得不时刻限制着自己生活上各个方面的花费,时常陷入窘境,乃至连学习用品都难以保证。贫困女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45.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助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达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60.2%的承受着学费书费上升的压力;48.5%的承受着生活费上升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习紧张的压力;还有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在缺乏基本的学习、生活条件和身心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学业上感到困难和吃力,他们或者因四处奔波打工学习时间不能保障,或者因身心压力和生活困顿而学习时精神不能集中,由此学业受损而影响其长远发展,从而成为高校中的“多困生”。
贫困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乃至走向犯罪——
从经济条件、地区差异、社会风气等方面客观地看待贫困生的心态,可分为乐观型、焦虑型、自卑型和敏感型。由于贫困生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解释和信念的不同,因而他们有的有心理障碍,有的没有。贫困生也有自己的心理优势,培养自尊、自强的意识;调整认识,重构自我,提高自身的能力;学校和社会应扩大和完善贫困生的支持网络,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他们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千方百计找机会去打工,同时拼命学习,以期再得到较高层次的奖学金。打工跟学习争时间,争精力,很多贫困大学生因此身心俱疲,久而久之,人格发生变化,甚至出现精神病症状。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还承受着来自同辈群体的压力。家庭富裕的同学出手大方,交游广泛,而贫困的大学生生活拮据,既要学习,又要为生计奔波,没有经济实力和精力进行更多人际交往,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于是,贫困学生容易在心理上产生防卫反应,出现敌对态度和强迫症状。
另外,贫困生在社会上也由于“寒酸”而备受歧视、奚落和嘲笑。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对“金钱至上”的社会文化表现出从蔑视到敌视的态度。
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重,不善于表达,“不合群”。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表明,有60%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42.2%的贫困生不愿在因特网或其他媒体上公开求助,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为他们承受的变化更多。这些变化来自四个方面:环境不适应,农村和城市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农村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譬如手机、电脑甚至饭卡,都不会用;学习不适应,农村教育多是“死读书”,而大学强调素质教育,一些贫困生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转变;文化不适应,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心理不适应,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他们表面上显得自强,甚至很自负,但事实上内心脆弱而自卑。
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在《湖南社会科学》(2003-4)撰文指出,随着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贫困生现象及相应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使他们比其他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首先,贫困大学生心理发展面临着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挑战。青春期(12—20岁之间)的核心问题是获得社会自我同一性从而避免人格发展异常的同一性危机。成年早期(20——24岁之间)的核心问题则是寻求情感归属和建立友谊,从而避免孤独感。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顺利跨越这两个阶段。但我国当前社会文化环境的重大变迁和震荡所带来的多种价值观的冲突及就业压力等,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和所诱发的问题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突出。其次,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分化造成的贫困生经济困难,容易使贫困大学生形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情结。特别是当因此而导致学业上失败时,更容易造成恶性循环,使得问题持续加重。此外,校园文化环境对贫困生心理发展产生情境化影响。如果大学校园中缺乏一种以获取知识和追求真理为荣耀的良好学风的话,贫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感,进而导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闭。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困难。它实际上是社会贫困阶层的生活状况相伴随的“贫困文化”现象遗传到青少年身上的综合性反映。因此,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也不应该采取单一性的方式。高校首先应充分认识到青年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是具有可塑性的,其次应认识到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决不应仅仅限于心理咨询,而应该形成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和经济帮助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
调查发现,贫苦是困扰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为何不出生在豪门”,面对高档物质享受的无奈,他们发出如此的感慨。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同样是大学生,八十年代也不乏贫困者,但为什么他们能坦然面对,并引之为向上的动力,而今天的你们却造成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呢?作个横向比较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是地地道道的缺衣少吃,而今天的大学生却明显带有相对贫困的性质。客观的讲,相对贫困比绝对贫困容易忍耐,公平的说,相对贫困比绝对贫困构成更为复杂的心理压力。但今昔之间大学生对待贫苦的心理承受力为何如此悬殊呢?我们或许可以从当前的双向选择中得到启迪:前途未卜,苦海无涯。呈现在八十年代大学生面前的是一幅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旺盛需求和礼遇对待的美好画面,因此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因而贫困也就能坦然面对了。然而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教育改革的风暴无可避免地波及到大学生身上,自费上学,双向选择,这对于贫困大学生无疑是雪上加霜,金钱问题是大学生活的主要矛盾,毕业之后的贫困依然未有穷期,正是这种悲观没落的消极心态,严重降低了大学生的心理忍耐力。(鉴于此,合适的心理定位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普遍加大,心理问题增多,影响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要采取切实措施,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引发越来越多的家庭和社会问题。贫困生问题决不仅仅是一个贫困生的问题,更是一个家庭和社会问题。目前,绝大多数贫困生家庭为子女筹措高额学费而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负债累累,使整个家庭的生活更趋艰难,难以为继,家长为此忧心忡忡,不少家长因而难以安心工作和生产。近年来,已有不少家长由于为子女筹措学费无门而卖血,疾病久拖不治而成重症的事例,也有甚至为此出现自杀的惨剧。
致公党北京市对北京市某法院审理的100个大学生犯罪案例的调研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犯罪率较高,且大学生犯罪者多数是法盲。该结果已经作为政协提案的形式提交,市政协已对此提案进行立案。从在校大学生犯罪统计结果看,家庭贫困的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据了解,贫困使一些大学生失去心理平衡,力图以违法手段摆脱困境。毕业以后还贷及就业压力,使得这些贫困大学生始终轻松不起来,从而导致犯罪与消沉、自暴自弃乃至堕落(有的女大学生因贫困而做三陪或二奶,成为暴发户们的玩物)。
尤其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有一部分贫困生因家庭经济的过度拮据、生活的困苦无助以及心理上的焦虑抑郁,而对未来迷茫悲观,感到前途无望,由此进一步引发了他们对社会及当前改革的态度看法、社会适应等一系列问题。一项研究表明:近20%的贫困生因为贫困和贫富悬殊巨大,而对社会持悲观、否定甚至极端的观点。
贫困使贫困学生长远发展严重受损——
宁夏大学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撼: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如此的心理暗流在大学校园里四处涌动却无宣泄之处。
严重的是,这些问题进一步带来他们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贫困,一个人拥有的文化资本越多,他就会更容易更快地积累起新的文化资本,因此,那些早年从家庭中继承了丰厚文化资本的人也更易于增加自己的文化资本,无论在学业成就还是在艺术欣赏方面。富裕的个人、家庭和阶层花费金钱和其他资源以便获得文化资本,富裕与贫困学生的文化资本的差异因此被越拉越大。同样,城市中的生活习惯也被认为是现代文明生活,因而得到社会的推崇。这就迫使贫困生要接受被认为体现现代文明的城市生活习惯,而这种生活习惯必定要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这使贫困生进入高校后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能否融入“现代文明”,结果由于经济上的原因,贫困生往往无法养成城市的“生活习惯”,常常产生自卑心理。
因为文化资本的差异,一个从穷山沟里出来的学生,要想改变自己的面貌,融入现代社会,要付出比城市孩子10倍、甚至更多的努力。这使一些贫困生常常感到迷茫和困惑,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关注和缩小贫困生与其他学生的文化资本差异,是高校必须直面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却常常被忽视掉。一些贫困生毕业时,不但无法缩小文化资本的差异,相反却更加扩大了差异。由于贫困,他们在求学期间要寻求自救,家教、兼职、勤工助学等,都挤压了学习时间,学习资源也得不到更新,购买一些新的学习工具如电脑等更是无从谈起。文化知识得不到长足的积累,必然会出现更大的知识差异,这样就使他们把知识转为文化资本、转化成财富更加困难。
因此,社会除了要关注贫困生的学费、生活费之外,更要关心贫困生的大学生活,要创造条件,缩小、消除他们和其他同学之间的文化资本差异,使他们能公平地面对社会的挑战,教育部门应该把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尽可能消除早期学生之间的文化资本的差异性。
贫寒子弟通过求学改变命运,是中国平等竞争、人尽其才的一个千年传统。无数寒门子弟,在贫瘠的土地上顽强生长,奋力求学求知,不但改变了自身的命运,也改善着我们这个社会的人口素质,而且很多人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而这些人才的挖掘和拯救,将会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现在与未来。
一旦维持其基本生存的生活压力超过了生命承受力,人间的悲剧往往就不可避免会出现和发生。大学生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经济窘迫并不是贫困大学生的错。作为政府和社会来说,应该千方百计创造各种必要条件,努力保障贫困大学生最基本的生存、生活权利,为他们“珍爱生命”多给点关爱和救助支撑。
贫困大学生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前,中国高等教育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国家统包了个人的高等教育学费与生活费,因此贫困生问题尽管事实存在但未得以显现。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以后,高等教育部分费用由个人、家庭负担,于是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具体来看,目前中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凸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社会原因是贫困大学生产生的根本原因
一、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仍较落后,教育基础薄弱,教育总体水平仍欠发达。2003年,首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指出,我国目前仍处于教育欠发达国家行列,其中一重要体现是,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低于4%。这一状况说明,我国的本科生教育不可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实行免费也不能在短时期内实现。
在欧洲,尽管很多大学的免费教育原则现在受到很大冲击,但在相对富裕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如瑞典、芬兰和丹麦,免费教育还没有受到影响。在瑞典,社会民主党政府依靠高税收政策带来的巨额财政收入继续维持着免费教育等社会福利。
在伊拉克,由于10年制裁,政府没钱、学校没钱、老师没钱,30多年的免费教育体制于2000年9月被取消。而在10年前,每学期区区几个、几十个美元的教育费用对于伊拉克普通居民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
在中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城市,也有了免费义务教育的试点。《北京晚报》报道,北京市170万中小学生将成为北京历史上第一次免费义务教育的受益者,开学报到一分钱的学杂费都不用带,全部由市财政“买单”。
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社会和政府承担的教育费用就越大。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即便也存在一些贫困家庭,却由于家庭不承担或只承担较少的教育费用,很少有“贫困生”出现。
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尽管教育投入总量很大,人均教育支出却很低。近几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有了较大的增加。2002年,全国教育投入总量达5480亿元。这一数额,比2001年的4638亿元增加842亿元,增长18.2%;比1997年的2532亿元增加2948亿元,增长116.4%。1997年至2002年,教育投入平均每年增幅达16.7%。
我国公共教育支出仅占世界总支出的1.04%,却负担着全球正规教育在校学生的17.9%,人均教育公共支出仅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4。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在世界153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教育支出排序中,我国名列第145位。
通过以上两组数据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尽管我国的教育投入保持了较快增长,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障,但由于我国有13亿人口这一最大国情,在较长时间内还难以改变人均教育支出很低的现状。每个月几十块钱的生活补助,对高昂学费难以支付的贫困生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
三、由于我国教育体制仍不健全,教育领域内仍存在的教育乱收费等问题加剧了贫困生的负担。2003年,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等七部委联合进行了教育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全国累计取消教育违规收费项目2824项,降低收费标准1316项,涉及金额18.87亿元;制止强行征订教辅资料和降低教材价格,减轻学生负担6.12亿元;各地共查处教育乱收费问题8539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606人......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乱收费的受害者并不仅仅是普通学生,也包括贫困生在内。在向学校交纳某些费用时,有时学生也认为不合理,却大多无可奈何,心想“反正钱也不算多,别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然而,对于一般的孩子并不算多的十几、几十元钱对于贫困生而言仍是不小的数目。班干部不想收他们的钱,可是没有办法;有时班主任也不想收他们的钱,可是也没有这个权利。用班费替交或班主任帮着交了,一次两次尚可,久而久之也不是办法。所以这部分费用大多还是由贫困生自己来负担的。请问那些曾被给予党政纪处分的领导干部们,你们怎么忍心把罪恶的手伸向了贫困孩子的口袋?那些还想再搜刮学生钱财的干部们,你们就不能在那么多贫困学子面前良心发现一回么?
此外,高校间奖、贷、助等政策的落实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体制亟待调整和完善。一些名牌大学如北大,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是很容易的事,而在一般高校却困难得多。我们不得不承认各高校之间存在的各种差距,但“六位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必须尽快完善,以早日实现全国各地大学生在国家各种资助政策和资金面前的人人平等。
四、家庭贫困是产生贫困大学生的直接原因。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有统计表明,目前高校大半的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同时,近几年,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加大。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尽管国家已尽最大力度采取了多种措施,2002年末,仅国有企业下岗未实现再就业职工人数就为410万人;“现在整个就业形势还比较严峻,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前两年有所降低,大体上在30%到40%之间”。自1980年代以来日渐扩大的社会贫富差距也无可避免地体现在校园里。我国社会中,传统农村家庭和普通城镇家庭占绝大多数,这些家庭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脱贫致富,贫困大学生问题也就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得到解决。
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最近对北京8所大学来自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高校贫困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5%以上;在被调查的贫困学生中,有70%以上来自农村,其中又有57.6%的学生来自“经济落后地区”。调查表明,造成家庭收入低下的原因中,因属“边远地区”的占71.7%、“经济落后地区”的占37.7%,因“家庭人口多”的占15.2%,因“自然灾害”的占14.7%,因“家庭成员下岗”的占8.9%......
以上数字表明:多数贫困生来自边远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来自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的贫困生也占有一定比例。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贫困家庭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主要体现在:
(一)边远或经济落后地区家庭,家庭收入方式单一,家庭成员思想落后。这些家庭多是农村家庭,家庭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众所周知,农民,一是靠地吃饭,如果地少粮食除部分用作口粮外,就根本卖不上几个钱;二是靠天吃饭,若遇上自然灾害,更是颗粒无收,连口粮也没了保障。这样的传统农村家庭,如果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或这部分来源十分有限,贫困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若家里再供养一两个大学生,生活就更苦不堪言了!
贫困家庭要摆脱贫困,一方面受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方面转变人们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也很重要。一些落后地区,封建思想、落后的传统思想还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人们。如,一些农村地区,仍有不少家庭有“重男轻女”思想,这极可能使一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又多要了几个孩子。结果却是,让每个孩子都接受到义务教育都保障不了,更不用谈供孩子上大学了。常常看到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兄妹能上大学,姐弟们辍学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即便如此,却大多只能保障上学所须的生活费。
(二)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家庭成员自身技能较差,又缺乏资金和技术援助,一旦下岗再就业就很困难。观念的转变、素质的培养,得到政策、资金和技术援助都不是一朝而就和轻易就能实现的事。然而,为了孩子能念书、能上大学,父母们不惜任何代价。哪怕去捡垃圾、拾破烂儿......,去卖雪糕、卖报纸......,去当保姆、做苦工......“可怜天下父母心”,尽管他们整日劳顿乃至积劳成疾,但当面对子女几千元乃至上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时,交织在一起的就只有悲伤、无奈和叹息,还有那份望子早日成龙的深切渴望!
第二、教育产业化是贫困大学生问题产生的直接根源
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教育产业化,学费越收越多,生活费越来越高,公寓费也日益见长。1996年以来,我国各类高校普遍“并轨”,尽管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收费标准有所不同,但学生人均年缴费用大都在3000~8000元,一些重点院校热门专业则高达万元,再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等,培养一个大学生年平均费用为1万元甚至更多。一般家庭尚难支付,贫困家庭则更难承担,从而导致高校贫困生人数不断加大。随着高校在校生数量快速增加,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也不断上升,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达到了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而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山区,贫困生和特困生的比例更高,占到一半的比例。近几年,政府、教育部门、高校和全社会都在关注和帮助贫困生,但关注和帮助主要集中在经济层面。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教育学者杨东平认为,“贫困大学生群体”这一概念出现的标志性时间是1998年。当年中国高校招生收费全面并轨,免费上大学成为历史。次年5月,国家教育部宣布扩大高校招生规模。这直接带来了高校贫困生的大规模增加。
按照我国现行的贫困标准为:人均年收入637-882元人民币,但即使在农村,其燃料费、粮食、蔬菜、医药费、水电费、副食费、车船费......算一下是多少?有几个农民还能养得起大学生?
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的教育支出在家庭所有支出中,高居第一位,其比率几乎是世界之首。不少农民和城镇普通职工家庭“因教致贫”,为供养一个大学生,他们四处借债,倾家荡产。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低于150元的比例从16%激增到41%,在北京,每月150元的生活费将意味着什么呢?
李富秉
先生在《评中国大学的高收费政策》一文指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出台了许多改革措施和政策,其中最值得认真检讨的就是高等院校的高额收费政策。它事实上是假“改革”为名,把政府本应承担的相当大部分的高等教育投入转嫁给民众,构成了学生及其家庭的严重负担,把教育变成了从民众口袋里掏钱的“商业”;这样的所谓“改革”徒然加重社会负担,却丝毫未改变高等院校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让大学生的家庭代替它支付了高等教育投资,却并未降低各级官员奢糜消费的开支,实际上是间接地让学生家庭部分地填补了政府官员们腐败浪费的资金来源。有专家研究显示,在人均GDP低的国家,学费所占的比例不应该太高。印度与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以印度著名的尼赫鲁大学为例,该校学生每学期只要交108卢比的学费和260卢比的住宿费(两项合计相当于人民币70元左右)。中国的大学基本上都是公立的,但政府制定高校收费政策时却把眼光瞄准了美国和日本的私立大学的收费标准。通过“教育产业化”来“扩大内需”,高昂的学费必将把绝大多数工农子女淘汰出局,这样的政策严重违反了社会公正的原则。“高校高收费”政策作为一项“改革”措施,这些年受到广泛而激烈的批评,并不多见。
青海省政协委员王绚提交提案,并代表民盟青海省委作大会发言。提案根据高校收费连年不断攀升和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指出西部贫困地区孩子上大学难、就业更难,呼吁高校收费不能再高了!提案说,2000年各地高校收费猛涨,普遍提高了15%左右,有的地区提高了20%。西部各省区地方院校的收费标准也上涨不少。而随着物价指数的提高,大学生在校的各种消费也有增无减。
以青海师范大学为例,由于扩招,导致贫困生绝对数不断增加。2004年青海师范大学在校生总人数6841名,贫困生人数4167名,占60%,贫困生中的特困生人数2908名。每个学生每年支出费用最低在7000元以上,包括学费3000元,最低生活费3000元,公寓费800元,书费400元。
王绚委员指出,1992年国家公布的592个贫困县中,西部为307个,占贫困县总数的82.3%。2002年西部12个省区农村人口近2.8亿,人均年收入1771元。其中,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的人均收入仍在800元以下。青海师大一个学生每年最低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一个4口之家的西部农村贫困户家庭,即便有3个身强体壮的劳动力,一年的纯收入也供不起一个大学生。到外地就读的大学生每年最少花费1万元~1.5万元,其家庭经济状况更是苦不堪言。
提案指出,尽管国家与学校都采取措施给贫困生以补助,实施助学贷款,但并没有解除大多数贫困家庭承担的经济压力。有的家庭为供养一个大学生,不惜变卖牛、羊、房屋等生活生产资料,四处举债。对有的家庭来说,供养一个孩子上大学意味着家庭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由此可见,“高校高收费”政策严重脱离了中国国情,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是错误的,应该立即纠正!
第三、助学体系尚不完善,难从根本解决问题
自1987年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一种比较完善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种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等多种方式助学体系。各高校、社会各界也以多种方式资助贫困生。应该充分肯定,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尽了相当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相对于日益扩大的贫困生需求,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及其体系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尚未建立起足够强有力的、稳定有效的工作机制,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贷学金制度不健全,学生贷款难。面对逐年迅速增长的贫困生总数和奖、助学金等的局限,贷学金本应成为解决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基本途径。但遗憾的是,现在对贫困生的贷款比例、数额和次数等都有诸多限制。2002年规定,贫困生的贷款比例不得超过在校学生数的20%,每年可贷款不超过6000元;且贷款手续繁杂,时间、条件等障碍重重,使本已很少能申请的贫困生中往往只有12%-30%的人能够申请成功。而且,在校生只能一次性贷款,如4年学业期间中途突遭家庭、疾病等变故,则不能再次贷款;对于本科毕业继续攻读研究生的贫困生,如本科贷款不先偿还,则研究生期间不能再贷,使其学业难以为继。
高校扩招后,为帮助贫困学生就学,国家出台了助学贷款政策。但是,实施这项政策的商业银行又面临着降低不良贷款的强大压力,当它们发现助学贷款的还贷记录不佳后,就在部分高校暂停了这项业务。带有很强政策性却又定性为商业贷款的国家助学贷款正处于两难境地。
助学贷款处于两难境地。贫困大学生上学的“救急钱”——国家助学贷款在今年走入申贷两难的困境,部分高校的助学贷款已经暂停。
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部门今年1月19日联合发布的一个通知也间接证实了这一情况,通知明确提到“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不能擅自停办。对辖区内已经被停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高校,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要组织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采取积极妥善措施尽快恢复”。
记者从北京部分高校的学生贷款管理部门了解到,今年除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所知名高校,大部分学校的助学贷款都处在暂停阶段。高校的贫困生都面临着下学期开学的困难,因为银行都基本上停止向高校学生贷款。尽管老生逃避还贷是直接的原因,但深层的原因恐怕更多。现在银行强行停贷,尽管有其道理,但仍然有欺骗众人之嫌疑。众所周知,中国各银行的呆帐坏帐主要不是学生贷款还贷率低所造成的,而主要在于政府一些官员乱上马形象工程,奸商乘机搞虚浮的房地产泡沫所造成的。试想,学生每年的欠款不足100亿,而一个项目所造成的不良信贷可能高达千亿。
每当要拯救经济危机的时候,有权有钱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将代价最大限度地转稼到穷人身上。高校教育产业化,增加了求知学习的成本,增加了本不富裕的中国公民的负担——特别是农民学生的负担,可是否加大了高校的教学质量,是否提高了教学水平,是否增加了国家教育的整体水平?还是花费在政绩上、贪污上、公饱私囊上呢?现实是残酷的,无论你是否相信,但眼见为实,高校的高楼越来越多,先生们的薪水越来越高,管理者的腰包越来越鼓,学生的脑子越来越空。
各级各类奖、助学金只能满足极少数贫困生的需求。虽然目前国家和学校设有各种奖、助学金,但由于“奖优”和“助贫”界限不清,未能切实起到奖优、助贫促学的作用,且补助金额只能应急,操作上也不够规范。各种奖学金主要针对学习优秀生,而贫困生却常因经济、身心多重负担而影响学业较大,较难获得奖学金。据统计,贫困生占获奖者比例不超过10%。如贫困生能获得当年奖学金,奖金数额也仅为150-1000元;各高校尽管尽最大努力拿出5%-10%的学费作为勤工助学基金,仅能为约20%的学生提供助学机会,且每人每月仅50-100元。新实施的国家奖学金制度,虽额度较其他奖学金大得多,获一等奖学金者6000元/年,二等奖学金者4000元/年,另外所在学校减免其当年的全部学费,但因其级别高、竞争大,对贫困生来说难度则更大。据统计,特困生占获奖者比例不超过5%。
获得减免学杂费和专门困难补助的贫困生比例更小,多数学校仅限于5%的特困生。这不仅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贫困生需要,而且由于所减免的学费要由学校承担,给学校办学也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压力。
高校中勤工助学岗位少、稳定性差、基金短缺等问题突出。各学校往往只能提供极有限的固定或临时岗位以满足极少部分学生的需要。大多数贫困生为维持在校期间的最基本生活,不得不整天四处奔波,忙于各种打工,所从事的又往往是重复性强、耗时间的简单体力活,这不仅加重了贫困生的生活压力,而且占用了大量的学习和休息时间,造成沉重的身心和学业负担,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
第四,贫困大学生的产生,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一、一些贫困生自立程度较低,技能较差,使靠自力解决部分学费和生活费难以实现。由于校园环境的局限性和高校“打工”岗位不足,勤工助学渠道一直不很畅通,严重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走出校园,发掘社会资源也不理想。尽管有些贫困生高考成绩并不低,但自立程度、各方面实践能力却较差。
我们羡慕发达国家中很多孩子很早就学会了自立,我国社会也不乏一些边上学边做兼职、读书阶段就赚了一大笔钱的学生。但必须承认的是,在我们周围,更多的是能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也许考试时他们各门功课成绩也都不错,但当面临一份只须具备简单专业素质就能胜任的工作时,却只有望之兴叹。
二、某些贫困生学习成绩不佳,影响了其克服贫困的机会。贫困生大多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又未必都如此。我身边就不乏一些家庭确实贫困,学习成绩也确实较差的同学。得不到奖学金倒也无妨,事实是还要常常去交补考费、重修费。“人穷志不穷”,可怜有些孩子似乎连志气也没有了,有时真的让人不解。
三、少数贫困生不尽合理的生活方式加剧了其贫困的程度。贫困生大多生活俭朴、舍不得花半分钱,也未必都如此。从农村进入城市,在都市的霓红闪烁、喧嚣绚丽中,在各种各样的诱惑下,一些原本淳朴的孩子也易迷失方向。向往城市丰富的物质生活是正常心理,而没有钱,却依然要去攀比、去享受,却是可怕的事情。有个别学生,家庭条件本就不好,自己偏又迷恋上网络游戏,甚至沉于其中而不能自拔。偶尔玩一两次尚可,没有抑制地去玩,久而久之,这无疑又是笔不小的消费。
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在校的贫困大学生是320万,其中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特困大学生是100多万,数字惊人。现在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家庭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当前,我国贫困生状况不仅严重影响着贫困生个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发展,制约着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更关系着我国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而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一、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科教兴国和实现国家未来发展目标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的重要意义
当前中国提出建立和谐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如何促进大学生群体与整个社会的融合和谐。这就要求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措施,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中央团校专
家石国亮
博士指出,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家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继续做好以改革促进发展的同时,必须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的稳定和谐。
学生面临压力大。当代大学生作为思维最为敏锐并且最少保守的青年群体,他们在这个深刻变化的形势中,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都增加了,极易出现发展不和谐的情况。另外,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这背后也暴露了整个社会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阶层分化等问题,矛盾日益突出。和谐社会应该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够得到妥善协调的社会。同时,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至关重要。对此,教育是关键。而资助贫困大学生,通过全面、高层次提升其素质,使其获得知识、增强能力,不仅有利其长远发展,而且有利于帮助贫困地区老百姓从根本上脱贫致富。这是一种根本性的“造血”式的社会扶贫工程,许多受助的贫困大学生和“希望工程”多年实施的结果均表明,通过扶助一个贫困生的就学与成才,常常带动了一个贫困家庭、家族,甚至带动所在乡、村、地区的发展,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是巨大的。由此可见,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决不仅是一个贫困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而且直接关系着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与社会发展。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由于三农问题的困扰和城市下岗问题的突出,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日益增多。如何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贫困大学生的产生,是社会的贫困、家庭的贫困和学生自身素质的“贫困”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要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也必须要社会、家庭和学生去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要继续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是教育的基础,是其他一切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没有发达的经济做保障,教育的发展就会受到根本上的限制,贫困大学生问题也就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004年
4月
20日下午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所做报告中表示,将尽快使全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2010年力争达到5%。党和政府发展经济,振兴教育的坚定决心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教育事业将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而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而贫困大学生也必将随这一历史趋势的发展而不断减少。
与此同时,教育体制改革也须不断深入,步伐须不断加快。没有钱,办不好教育;有了钱,不等于就办好了教育。原因是还存在体制上的问题。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一方面,要求各高校要切实贯彻执行政府和教育部门制定的各项贫困生救助政策,努力健全和完善“六位一体(奖、贷、助、减、补、保)”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另一方面,也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继续抓好教育经费的监控和管理工作,坚决打击教育乱收费现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必将对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们常说,再富不能富了孩子,再穷不能穷了教育。但实际上,我们有多少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咬紧牙关的为了学习在拼搏,在流汗流泪,在期盼着义务教育,在期盼着考上大学的学生能够成人、成材。
“安得金钱千万元,大庇天下学子俱欢颜?”
二、切实落实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和扶持政策
要完善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确保占学生总数5%的特别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得到每人每月150元的助学奖学金。要确保高校学费收入10%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措施。完善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政策,使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要大力推进高校按新机制和新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千方百计确保占学生总数20%的贫困家庭学生(约240万人)能够得到国家助学贷款,认真研究解决在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的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大工作的督办力度,对尚未按新机制、新政策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省(区),现场检查、督办,一个省一个省地研究、解决问题;二是对一些确有困难的省(区),协调财政部在贴息资金和风险补偿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三是明确要求高校与银行开展全面的银校合作,进一步调动银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积极性;四是建立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工作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机制。积极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当前,建立健全贫困生扶助制度,建构有效的政府、社会、学校等多位一体的贫困生扶助机制,加大资助力度,特别是完善并落实助学贷款制度,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政府统筹、政策导向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政府应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充分认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着力完善贫困生助学政策、制度。各级政府包括教育、财政等部门,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积极制定、落实解决贫困生问题的配套政策,从制度上保证贫困生入学与完成学业。
尽快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自1999年开始,中国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到2004年6月底,已实际发放贷款为52亿元,享受贷款的学生大概有80多万人。各级政府在资助困难学生方面已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有些地方和单位工作不落实,相当一部分学生得不到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助学贷款包括奖学金、助学金,还有不固定的一些捐助和赞助,对于困难大学生的确如甘霖、雨露,但对大多数特困生无疑杯水车薪。据介绍,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困难学生因欠学校的费用毕业了还有可能拿不到毕业证。尽管目前高校救助贫困生的方式有很多,但由于需要救助的更多,所以,真正能得到救助的毕竟还是少数;何况助学贷款手续复杂,申请成功也并不容易。
助学贷款制度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和主要方式。而建立和完善助学贷款制度首先是一种政府行为,应该由政府出面牵头,统筹安排,以规则、条令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在切实保障银行的积极性与工作有效性的前提下组织银行具体实施。要依照教育和经济规律,根据大学生需要设立不同种类的贷学金,扩大贫困生贷款的比例和额度;改革借贷方式,充分考虑学生中途突遭变故及继续深造的可能性,允许多次借贷;延长还款年限,允许贫困生在本科毕业后10年内以按揭方式还款。同时,积极促进大学生个人信用系统的建立,建议由教育部门组织专门的咨讯公司参与建构学生个人信用信息系统,这对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也将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尝试。
高校应积极建立扶助贫困生的有效机制。要端正办学思想,调整支出结构,增加面向学生特别是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服务的开支;要严格控制办学成本,规范收费行为,坚决治理各种乱收费现象,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目前高校的资助经费多用在“奖、贷、助、补、减、免”上,但所涉及贫困生的面仍较小,补助金额低。为更好地解决贫困生问题,高校首先要依据相应的政策法规,明确界定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范围,突出奖学金“奖优”和助学金“助贫”的功能,并进一步完善贫困生学杂费的“减、免、缓”制度。
高校成立专门的学生贷款部门,统一负责组织本校学生的贷款工作。
建立健全已有的助学体系,设立贫困生专项奖励和扶助基金;同时,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增设专门的贫困生基金。
创设贫困生“以工助学”工程,积极、稳妥地组织和引导贫困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贫困生家庭、贫困生自身须不断转变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承担起自身的那份责任。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贫困是暂时的,人穷绝不能志穷,只要我们不向困难低头,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一方面我们也要做到,不断去提高个人的思想、文化和其他各方面素质,努力发展个人学习、工作和其他各方面能力。“是金子总要发光”,当自己真的发光之时,贫困也就不再是问题。
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参与。在政府和学校积极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争取社会多方热情支持,动员社会团体或个人积极捐资助学,建立通畅的社会捐资渠道,以设立各种扶贫助学基金;倡议企业、社会团体等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建立贫困生的“对口支援”关系,这不仅可以保障部分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也为企业培养人才,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推动贫困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在经济上给予贫困生资助的同时,社会和学校必须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在心理上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与价值体系,积极引导贫困生自强不息、奋发努力,以切实保障贫困生身心的积极健康发展。
昆明代表团代俊峰等12名代表针对目前贫困大学生生活困难问题提出议案,建议政府给予在校贫困大学生以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议案称,目前许多贫困大学生生活困难问题较为突出,许多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困难而影响正常学习。当前,对贫困大学生的学业资助主要来自学校的助学金、奖学金和银行的助学贷款,以及一些社会捐资助学活动的经费支持,但学校的助学经费有限,解决面窄,而银行助学贷款和社会助学捐款具有商业和慈善性质,存在较多的条件限制以及还款纠纷等经济利益问题,贫困大学生受惠面十分有限。代表们建议,贫困大学生的户口迁入省城,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是合法的城镇居民,应该享受到城镇贫困居民所享有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青海省西宁市政协的一些委员提出,对于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应逐步将无偿救助转为有偿救助,受助学生参加工作后再分批偿还救助金,以实现救助基金的滚动发展。
为了不让一个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为了帮助这些贫困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方方面面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耳闻目染的感人事迹可谓不少。然而,相对于众多需要救助的贫困大学生,社会无偿捐赠可谓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所有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又由于捐资助学是一种自觉自愿行为,随机性很大,使得救助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也使得受助严重不均衡:有些贫困生得到了高额或多次资助,而有些贫困生却得不到任何资助。
将无偿捐赠转为有偿救助,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救助资金,而且可以实现救助资金的滚动发展,循环利用,让更多贫困大学生得到资助。同时,对救助资金进行归口管理,有利于救助资金的协调分配和跟踪催还。
这些提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采纳并尽快予以实施。
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02年启动了“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自强项目”,首批帮助近千名特困大学生步入了大学。今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决定扩大资助范围,从全国范围内遴选了10001名品学兼优的特困毕业生。
福特基金会于2001年成立了国际奖学金项目,并在2002年正式启动了“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项目。过去的做法多为个体关怀,而福特基金会这一项目则是整体关注,重点在于帮助学校提高应对贫困生问题的整体能力。传统做法中的帮扶主要从经济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而这个项目则从学习到就业,从心理到生活等多方面系统地对贫困生进行帮助,还包括培养贫困生人际交往、为家乡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福特基金会在学校立项开办了普通话培训班,请一些专业的老师和本校播音班的学生担
任辅导
老师,对贫困生进行一对一的训练。现在,贫困生的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约有70%的同学通过了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有50%的同学达到了国家二级乙等的标准。普通话说好了,贫困生敢张口说话表达了,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以前贫困生因为经济和心理的压力,几乎没有做学生干部的机会,也没有组织社团活动的经历,这方面的能力没有机会培养和锻炼,给今后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现在有了自己的社团,所有的活动从策划到实施都要独自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组织、协调、交际、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现在,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今后的事业充满了信心。“真正改变一个人的不是钱,而是他自己。”“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项目所坚持的原则和倡导的理念正在得到贫困生们的认同和接受。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关心,社会各界的爱心与援助,贫困大学生一定能从困境中崛起,成为国家的栋梁,与祖国一起进步、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