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野史视中的大学生资助政策
发布时间:2012-11-30浏览次数:119

历野史视中的大学生资助政策

【原文出处】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原刊地名】长春

【原刊期号】200306

【原刊页号】1214

【分 类 号】G4

【分 类 名】高等教育

【作 者】甘永涛

【作者简介】甘永涛,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部(湖北武汉 430074

【内容提要】本文在探讨了国内外大学生资助政策沿革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与西方国家相比所存在的差距、产生差距的原因,并对缩小差距进行了思考。

【关 键 词】历史视野/大学生资助政策/沿革

【责任编辑】赵淑梅

【参考文献】
1]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梅钕莉.中国教育管理史[M].海潮出版社,
1995.
本文未被复印资料收入


大学生资助政策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 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形成了自己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国内外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演变历程来看,西方国家起步较早,在实施上也更有成效。由于历史与客观的原因,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缩小这种差距,使大学生资助政策收到实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一、国外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沿革
在欧洲,大学生资助政策可以说是与大学教育一起出现的。 我们可以把目光回收到中世纪的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巴黎最早的学院建于1180年,13世纪牛津和剑桥也建立了学院,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为贫困学生提供寄宿和学习的场所,是为在经济上资助他们而设立的。特里欧指出:“最初,这些学院都是由富有的教士或世俗人士创建的,他们有自己的建筑和稳定的收入,以便保证若干贫困学生的食宿和学习。新的奖学金也零零星星地不时投入这些学院。”据牛津大学的校史记载,早在13世纪,牛津大学的一些学院就开始制定了大学生资助章程。譬如,默顿学院1264年的院规有明文规定:“本学院为20个在牛津等地学习的大学生提供住宿……院长负责物色人住的贫困学生……并予以教育,使之能成功地获得奖学金。”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世纪欧洲大学贫困生的经济资助政策已经出现, 而当时为这些学生提供资助资金的主要是富有的慈善者、教会和君主。因此,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其目的主要是“服务于教会”,这些学生毕业之后以宗教神职为终身职业。应该说明的是,在中世纪欧洲大学生的资助方案中,大都规定资助对象是同宗同乡的优先。虽然受助的学生必须都是贫困学生,但还是存在着“潜在的不公平”的问题。
12世纪欧洲大学兴起到18世纪末, 慈善与宗教的理念一直是支撑欧美国家大学生资助事业的基石。这种现象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这与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致的。在中世纪,基督教会控制了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教会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使生活具有宗教这一色彩。
这一时期对大学生资助的方法(指直接资助)比较简单,主要有奖学金、 勤工俭学、减免学费三种方式。奖学金的方式古已有之,这里不作论述。“勤工俭学”是一种由受资助者提供劳动获得报酬、解决学习费用的资助方法。这种资助方法最早产生于牛津和剑桥大学。英国学者科本发现,在中世纪剑桥大学英王学院的账簿中载有学院为学生提供草坪整修的机会,并为参加劳动的贫困学生支付整理草坪报酬的记录;在中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大学学院向学生发放现金资助、提供低价宿舍的时候,德国大学就开始了把减免部分或者全部学费作为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这种资助方法到现在依然被广泛沿用。
如果说宗教思想是一个壁垒,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那么,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则冲破了这一思想壁垒,使人们的思想开始复活。在19世纪,资产阶级提出了“人生而平等”的口号,这种思想渗透到教育领域,使资助对象扩大到更广的范围。当时杰弗逊指出:“……为了增进人民的幸福,就应该向那些具有天赋和德行、能够捍卫同胞神圣的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人提供自由教育。……用公共经费去发现和教育这些人,要比把人民的福祉寄托在那些卑鄙者或邪恶者身上好得多。”得益于杰弗逊的“人生而平等”思想及为国家利益资助大学的思想,美国大学生中普通阶层子女的比例相对较高,从而使后来的美国高等教育率先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在种种外部条件和大学发展的刺激下,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开始由政府出资资助大学生奖学金事业。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对人才的需要带动了法国政府对大学生的资助;普法战争中普鲁士的失败导致了德国教育的革新和洪堡大学的诞生,政府为了国家的振兴也开始奖励大学生;面临工业技术被德、法赶超的危机,促生了英国“红砖大学”——地方性大学的兴起,也促使政府对牛津、剑桥大学学生资助政策的检讨和政府对优秀贫困学生的资助;美国南北战争前后的工农业大发展,促进了各州政府对大学和学生的资助。这一时期虽然资助面有所扩大,但在资助方法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二战以后,各国迫切需要恢复和发展经济, 科学技术因而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而倍受重视。高等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美国已开始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使大学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随着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而政府提供经费的能力有限,于是各国也开始重视对大学资助的研究,在资助的方式、方法上也更加灵活多样。尤其是在二战之后,在“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与“人力资本投资”理念的影响下,二战后最有影响力的资助方法是贷学金的出现。
“教育机会均等”是根源于人类对“平等”理想的追求。既然人人平等, 那么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上大学的机会,但贫困学生占很大的比例,对这一部分学生应该如何对待?答案是大学不应该拒之门外。但是教育是一项昂贵的事业,政府不可能完全支付这一笔庞大的经费。同时,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发现,有些人书读得越多,将来工作时收入也就越高。根据投资回报率的分析,“谁受益谁交钱”,学生、政府、社会都是受益者,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这样一种理念下,学生借钱上大学就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于是,政府开始用贴息的方式资助大学生完成学业。这样,各国就先后出现了贷学金的形式,这已成为当今大学生资助方法上一个最热门的话题。
二战之后,国外
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方法,有奖学金、 助学金、教育凭单、勤工俭学、减免学费、贷学金、大学毕业生税、雇主资助等多种方式。从国外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演变来看,资助理念经历了从“慈善”、“宗教”→“人生而平等”和“国家利益”→“教育机会均等”发展到“人力资本理论”这样一个过程;与其相适应,国家对大学生的资助也是一个从无偿到有偿的过程,即从“免费加助学金”到“收费加贷学金”的过程;在资助的方式上也是从单一发展到多元,方式、方法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二、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沿革
我国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大学的雏形,但是当时大学并非是纯粹的教育机构。 中国的大学从一开始就有很浓厚的官僚色彩以及森严的等级性,它招收的学生都是上层社会之人。受教育是一种特权,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一种身份的象征,毕业之后任官定爵。此后,从秦汉至明清的2000多年间,中国基本上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与其相适应,高等教育机构主要由中央政府掌管,官办的高等教育以培养国家行政官吏为基本宗旨,学生亦被当作未来的政府官员来培养。因此,与欧美国家相比,由中央政府办的官学出现得特别早、也特别发达。我国是一个具有大学生资助传统的国家,历来都是由政府资助学生。
在奴隶社会“学在官府”。随着社会以及私学的发展,私学开始走上了历史舞台,受教育权被扩大到更广的范围。但是,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这种教育体现的是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汉代,招收的学生有两种,一种是正式生,另一种是非正式生。正式太学生免除赋税徭役、不交纳学费,太学还为他们准备了宿舍,额外生则需要自费上学。因此,在中国的阶级社会,大学生资助政策对普通平民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早在唐朝时期,中央和地方官学的学生一律称生徒。中央官学招生有年龄和门第的限制,经考试择优录取。生徒入学晋见教师需行束修礼,生徒在校期间一律享受公费,连衣服、膳宿都由政府支付。生徒考试成绩不佳,有“停公膳”的处罚;成绩优异并言行举止合乎规范者,拨给厨役单开小灶。
在明初,政府给监生以优厚物质待遇,不但包揽了监生个人的衣、食、住、行、 病、死,还允许带家属伴读,赐家属粮食。地方官学由国家拨给学田,经费有保证,生员待遇亦十分优厚。膳生每月给米6斗,还有鱼肉等。在明代,只要一入学, 政治地位即刻发生变化,免除本人并已、差役,还可以“户内优免二丁差役”, 秀才见知县不下跪,官府不能随便对官学生用刑。由此可见,政府对学生的资助是颇为慷慨的,但是,由于其社会制度上的等级性决定了资助的不公平性。
真正具有资助意义的大学生资助政策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确立的。 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施的是“免费上大学”加“人民助学金”的资助政策。它确立于1952年,以后又经历了1955年、1964年等几次调整。“文革”期间,政府一方面向尚未离校的19661970届大学生继续发放“人民助学金”,另一方面从1970年起对工农兵学员提供“津贴”。1976年“文革”结束,1978年“人民助学金”恢复到1964年的大学生资助范围。这一时期,我国大学生资助理念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保障工农受教育权,教育面向大众,培养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扩大教育机会。同时,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解放以后,我国“以俄为师”,俄国就是采取这种“免费加助学金”的资助模式。免费上大学、提供助学金在经济上保证了学生、特别是工农学生的学习条件,使工农群众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利。但这种资助方法是以计划经济、 低工资、家长支付不起学费为前提;而当时的大学生数量极少,不能满足国家计划需要,相对来说,在财力上国家能够承担得起。这一时期,是受政府出资办高等教育及苏联模式的影响,才使“免费加助学金”的资助方法得以实行。第二个阶段为改革时期,采取的是“收费加贷学金”的资助方式,这主要是由经济发展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所决定的。一方面,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政府支付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居民工资水平得到了提高,工作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家庭教育投资意愿也得到了加强,因而使得对大学生实行收费制度存在着必要性、可能性和合理性。面对我国
贫困大学生大量存在的事实,我国适时采取了多种资助方法去资助大学生,以实现“不让任何一个学生由于贫困而辍学”的目的。
近年来,尤其是自1996年并轨以来,高校实行收费制度, 助学贷款政策也相应出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收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能否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人民政府、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相继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逐步建立了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俭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
从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发展历程来看,资助的模式经历了从封建社会的政府拨款的单一形式,到建国后免费上大学加助学金的模式,再到“收费加贷学金”的模式的演变。
    三、综合述评
从国内外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演变历程来看, 大学生资助政策自有大学开始就有涉及,并且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学的变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学生资助政策在资助形式上也越来越多样化,受资助的对象范围也越来越广,从刚开始的特权阶层扩大到现代的广大平民阶层。自现代以来,大学生受教育也从无偿发展到有偿阶段,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西方国家跟我国相比,大学生资助政策在实施上更有成效, 尤其是助学贷款这一形式的出现使差异变得更加明显。相比之下,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发展比较缓慢,一直到现在,我国大学生资助的范围还是比较窄。
造成如此大的差异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历史原因。首先, 和早期的创办者有关。欧洲中世纪大学主要由私人团体或行会组织创办,国家很少干涉高等教育,相对来说就少了许多专制主义的侵蚀。从一开始它就具有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尽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平民受教育的问题,但受专制主义的影响比较少。在资助形式的发展上要比我们更早。而我国古代大学多由国家创办,大学一经产生,管理权限便牢牢掌握在统治者的手里。由于这种特权阶层的专制主义以及自大的心理,国家并没有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更不用说为平民阶层了。其次,从社会发展来看,我国没有经过资产阶级的过渡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与有着资助传统的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在大学生资助方面(理论上的平民阶层服务思想)发展得很慢,也很稚嫩。另一方面是现实原因,即受本国经济模式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很发达,教育消费市场已经形成,教育作为一种投资,作为一种消费,已为人们广泛接受。而且由于西方一些国家的经济保障系统比较完善,人们的消费意识比较强,人力投资理论的发展也比较完善,交钱上大学也为人们广泛接受,因此贷学金在西方国家发放得很好。而中国市场经济还在不断完善,教育消费市场也还在逐步形成之中,学校的服务意识还不是很强,受封建意识以及建国以来苏联模式免费上大学加人民助学金的形式的影响,人们的教育消费意识还不是很强,加上我国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导致了助学贷款的发放不太理想。发放得比较好的大学一般是重点大学。
从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发展历程来看, 各国经历的都是从“免费上大学加助学金”再到“收费加贷学金”的方式,这是历史的必然。当代的大学生资助问题的核心已经转向了助学贷款问题,这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完善大学生资助政策,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并加大改革力度,使大学生资助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