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进展顺利
中山大学
蔡禾
教授承担的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获取了大量珍贵资料,并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有的成果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的重视。
一、研究工作进展
1、课题启动以来,课题组成员先后走访了珠江三角洲九个市中的大部分市的劳动、社会保障、公安、人口管理、工会等相关部门以及部分企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不仅从制度层面,而且从用工单位角度,了解到农民工的真实情况。
2、
2006年
3月
26日
,课题组召开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讨暨课题论证会”。会议邀请了广东省内外专家学者20余人,其中有来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佟新教授、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的关信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陈映芳教授、上海大学的张文宏教授。蔡禾教授在会上报告了研究设计,各位专家对课题组的研究论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并在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在农民工问题上的研究心得。
3、2006年5月开始,以焦点访谈形式对十种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农民工群体进行了座谈,并录音、录像,获得大量的探索性资料,在此基础上,整理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访谈提纲和问卷调查的内容要点。6月,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根据“民工荒”研究所获得的信息资料,开始调查问卷设计。课题组成员经过多次互动和讨论,并先后进行了两次试调查,又在此基础上又做了部分修正,最终确定问卷定稿。
在进行问卷设计的同时,课题组对问卷调查的抽样问题进行了多次商议,结合珠三角农民工的流动特征,对照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按照珠三角九市或省统计局公布的外来农民工产业、行业分布为总体参照系决定了调查对象的区域分布、行业分布、性别比例和调查数量,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抽样方案。农民工问卷总数4000份,其中从事非正式经济活动的900份,调查包括6个群体,即没有营业执照的小店经营者;流动摊贩或流动销售人员;保姆、钟点工;散工、零散性装修工、自有三轮车工人、街头修鞋者、街头洗车人员;摩托车搭客仔;拾荒者、捡废品人员。
7月中旬,问卷调查的实施正式展开。调查从调查员的培训开始,到试访问、正式访问,以及督导员的陪访、审核,均严格按照程序和调查步骤进行,最终4000份问卷于
7月
21日
完成,整个问卷调查持续12天。8月底完成对问卷正数据的信息输入。
另外,为丰富研究内容和深化研究结论,课题组还单独对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试图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的实际交往及其他们对农民工的态度、意见和价值观念,调查于8月下旬开始,8月底结束。
4、在总项目各项工作开展的同时,各子课题也在积极工作,比如劳动力就业部分,通过走访和调研,已获得大量数据,目前这些数据资料正在整理中;地方治理子课题,一直坚持持续走访,多次深入基层政府,以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为研究基地,和当地政府已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另外,其他子课题,通过不定期召开座谈会以及校内、校外公开演讲的形式,不仅扩大了研究的影响范围,而且同时也获得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
二、项目研究阶段性成果
课题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部分代表性成果提出下鲜明的观点。
《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发表于《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该文从跨国劳动过程的角度出发,认为宿舍劳动体制是全球资本的经济逻辑与国家制度的政治逻辑共同作用产生的一种独特而具体的生产空间形态,这一生产体制在跨国劳动过程中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意义亟待更加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工资福利、权益保障与外部环境——珠三角与长三角外来工的比较研究》发表于《管理世界》2006年第6期,该文从工资、福利、权益保障、人身安全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比较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外来工的基本状况,指出了两地外来工状况差异的制度性原因,提出珠三角企业处理劳资关系的基本模式是“市场型”,而长三角则是“人情型” 和“法治型”的观点。
另外,课题组还取得其他一系列研究成果,有的还得到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
1、蓝宇蕴、郭志坚:《城中村景观问题的社会学思考》,《学术研究》2006年第5期。
2、任焰:《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
3、王兴周:《结构转型、期望值与工作满意——对民工荒成因及对策的新视角》,《南方人口》,2006年第2期。
4、李超海:《城市认同、制度性障碍与“民工荒”现象:基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区实地调查的结果》,《青年研究》,2006年第7期。
5、刘林平、万向东、张永宏:《“民工荒”问题及珠三角与长三角外来工比较调查报告》,呈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张德江同志将该报告批转广东省劳动厅厅长,广东省劳动厅非常重视,专门派人与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6、刘林平:《制度短缺与劳工短缺——“民工荒”问题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待发表。
重大项目“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中期成果显著
|
发布时间:
2007-9-24
|
由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简新华、辜胜阻教授作为首席专家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项目号:05&ZD056),在学校和社科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取得重要进展:
课题中期成果,简新华、黄锟撰写的《中国农民工最新情况调查报告——<国务院意见>实施前后的比较分析》提交给国务院研究室后,被该室的李萌同志将12000字的调查报告整理压缩为5000字的调查分析,作为国务院研究室的《送阅件》报送中央政治局、国务院领导。
2007
年
7
月
24
日
回良玉副总理批示:“请中农办阅”。
2007
年
7
月
27
日
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也批示:“此件请清泉、大国、苗圩、宪生同志阅”(这几位同志皆为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副省长)。湖北省主管农民工工作的副省长蒋大国则明确肯定:“此调查有理有据有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和指导性。”此调查报告全文公开发表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6期。
重点调查研究了“80后”(1980年以后出生的)第二代农民工的新特点及其新问题,刘传江教授等发表的相关论文的主要观点
2007
年
3
月
26
日
《人民日报情况汇编》(第370期)摘要介绍。
在《经济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人口研究》、《财经问题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发展经济学研究》等刊物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2篇,有的还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在2007年9月21-22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召开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调查研究座谈会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张国祚对课题组的进展报告作了肯定的评价,指出课题组的研究态度认真,真正是在实实在在地做实际问题的研究,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切入点合理,不是泛泛的一般性的重复研究,研究成果有价值,产生较好影响。
|
|
关于召开“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
通知
中国农民工是当代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农民的市民化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现象,它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目前,中国学者研究成果颇丰。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深入,加强学术交流。我们特在中国农民工出现最早、人数最多的广东省主办“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研究”学术讨论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感谢您的支持和光临指导!
一、研讨会主题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研究
二、会议形式与要求
1、研讨会将主要采取以文赴会的形式,请与会代表提交参会论文摘要或全文,组委会根据摘要或全文评审情况确定邀请参加会议及发言人选,并评出优秀论文若干名。截止日期
2006年8月16日
。
2、特邀专家作专题报告。
三、会议时间与地点
1、时间:
2006
年8月23日
—25日,会期二天半(其中参观半天)。
2、地点:广州市或者东莞市(具体地点正式通知告知,正式通知将于会期发给代表,先用电子邮件于8月中旬发出,请与会代表注意查收。)
3、报到:外地代表在
8月
23日
(暂定)全天报到。
旅差费自理。
请参加会议代表将论文与回执以电子文本发送到会议筹备组e-mail:xjs112233@126.com
联系人:谢建社020-31877018
为了便于联系,请您务必提供有效的电子邮件和联系电话。我们期待您的光临!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
2006
年6月22日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研究”学术讨论会在广州召开
本报讯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日前组织全国部分研究农民工问题的专家学者在广州召开全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研究”学术讨论会。 与会者围绕农民工与全球化的大背景、农民工与广东经济建设、农民工与工会工作,结合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调查,研讨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如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现状,农民工市民化的机制建构,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培育,农民工的理性与维权,农民工的社会流动与分层,农民工及其子女教育,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变迁,农民工的素质与提高等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与会者认为,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解决农民工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制度,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使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与会者认为,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全体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权利,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农民工队伍的出现和壮大,是我国特色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正确抉择和有效途径。要顺应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正确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谢建社)
|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问题研究
江苏省社科院
宋林飞
教授申报的课题“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问题研究”,经专家评审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商定同意,为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资助经费总额20万元。
研究和解决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重大课题。目前,中国的农民工己达到1亿多人,其数量大大超过了城市工人,且人数仍在不断上升。我国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的一半以上的从业人员都是农民工。但在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和习惯势力的束缚下,农民工整体来说属于弱势群体。农民工从职业来说是工人,从身份来说是农民;他们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是一个新的社会阶层。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己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农民工阶级属性和社会地位的界定,具有重大意义。如何认识农民工这个己属于产业工人的社会阶层,如何解决和处理好当前存在的问题,善待农民工,是一个关系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
该课题基本内容是::1.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包括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2.农民工的城市吸纳研究。包括城市吸纳力研究;城市开放度研究;城市的成长烦恼。3.农民工的基本权益研究。包括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城市对农民工的差别性待遇;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4.农民工的城市融合研究。包括城市中的新二元结构;农民工的城市化成本;农民工与城市的互动模式。5.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建议。如提高流出地农民素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吸纳力;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永久性转移;维护农民工基本权益,促进市民化进程;逐步把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开展新市民教育,降低城市化成本;建立农村服务网络,解除农民工后顾之忧,鼓励返乡创业,发挥农民工反哺作用。
该课题的创新点是:①以就业容量、收入差距、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建构城市吸纳力模型;②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指标体系,以及建立移民与流入地之间的互动模式;③建立农民工的生存结构理论,建立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评价体系;④从宏观的制度环境方面与微观的个体城市方面,探讨加速农民工市民化的途径与对策。
福特基金会“城镇化过程中的政府治理结构与农民就业”项目
课题名称
|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非农就业问题
和政府治理结构研究》
|
项目负责人
|
李铁、何宇鹏
|
委托机构
|
福特基金会
|
参与人员
|
马庆斌等
|
该课题是由福特基金会资助,由国家发改委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完成的研究性项目。该课题在2003年正式立项,2006年顺利结题。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政府的重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之一。
从中国建国以来的城镇化发展历程看,中国政府基本上采取的是限制城镇化发展政策。改革开放后,城镇人口增长速度虽然加快,但是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的增长。当中国政府宣布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时,而区别于国际的城市化的提法,最重要的就是由于小城镇的存在。这里特别指出的就是,在国外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集中经历了从农村——城市——特大城市——小城镇(逆城市化)的过程,而在中国八十年代开始的城镇化则是农村——小城镇——城市——特大城市的过程。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农民工大量的向城市涌入,逐渐改变了中国城镇人口分布的特殊格局。
中国的城镇化的发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产物。其特殊性在于,经济的严格计划和人口的行政规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两种经济体制平稳过渡期间,没有好的经验规律可遵循,因此在推进城镇化政策制定的同时,就已经面临着传统的行政区划和人口群体的切割,被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巨大公共利益所固化。也就意味着,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将面临着更大的制度上的限制和利益上的阻力。
课题第一部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非农就业
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和非农就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从小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乡镇企业发展开始,意味着农村非农就业是改变定居方式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在城镇化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制度性障碍的前提下,促进非农就业,一定有利于农民通过收入的增长和就业方式的变化,逐步地从农业和农村中脱离出来,稳步地进入城镇化的进程。
从研究中得出的重要结论是:1)改革开放以来,非农就业总量增长迅速;2)农村非农就业实现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3)东部沿海地区非农就业增长迅速。
判断未来城镇化进程的基本趋势:1)GDP就业弹性近年呈现下降趋势;2)贸易的就业效应下降;3)“资本深化”和“技术深化”过程的加速趋势使得中国的就业弹性下降;4)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吸纳非农就业的主要渠道;5)中国的小城市的就业弹性更高。
课题第二部分:流动性的农村非农就业分析
研究中国城镇化和非农就业的关系,不能不注意到一个重要的现实,就是在各类城市和小城镇存在的大量农村外来务工就业人员,他们已经构成了中国非农就业群体中的庞大的新生力量。据统计,到2005年为止,全国在城乡流动就业的外来农村人口已经达到1.2亿人,占全国非农就业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从2003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有关完善外来务工农民在城镇的管理和服务的文件之后,他们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制定城镇化政策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主要结论是:1)2000-2004年以来农村非农就业总量增加,但是增速趋于放缓;2)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就业的机会下降,但是对农村外出劳动力的需求仍有局部增长的空间;3)流动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流出以中西部为主,流入开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4)农村非农就业流动政策的演变。
课题第三部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与非农就业
本部分主要从近些年宏观经济政策所涉及到的环境、产业技术、中小企业以及建设用地等政策的演变,来研究政府的各种宏观政策实施目标与非农就业之间的关系。分析结论是各种政策由于目标之间的冲突,往往会使得非农就业受到影响,比如环境政策的实施,使得造纸等环境敏感的行业的就业人数下降。
课题第四部分:小城镇政府管理体制研究
中国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和中西部大部分小城镇,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政府管理面临的问题也不同。前者需要根据自己管理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提供更完善的社会服务,因此要强化职能管理的权限,增加机构设置。而对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没有一定的城镇规模,基本上依赖于农业发展来支撑财政增长的政府,可能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精简机构,削减不必要的职能,确保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以及完成必要的公共服务。
小城镇的财政体制是非独立的,上级政府以“统收统支”方式直接管理小城镇的财政体制。这种体制的结果往往使得小城镇财权和事权不对称。税费改革前,中西部的农村小城镇主要财政来源于农业税费和摊派,而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业税费和各种摊派,小城镇的财政来源严重不足,影响到对管辖地区的公共服务能力。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小城镇政府,政府职能转变严重滞后于市场发育程度,政府没有足够的公共预算提供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配套公共服务,无力解决吸引投资造成的工业污染和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以及社会治安等问题。
由于小城镇的公共财政能力严重不足,使得一部分政府不得不依赖于以土地出让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预算外收入,来支持政府的公共支出。一方面导致了对耕地的大量占用,并严重地侵犯了失地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预算外资金获取的短期性,加大了政府的短期性行为,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形象工程。
小城镇的规划方法也面临变革。在小城镇,规划面临的挑战是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受制于政府短期行为的影响,服务于政绩和视觉工程。规划的方法带有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痕迹,忽视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规划很少考虑到可以通过人口的聚集对就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课题第五部分:基本判断和政策建议
1、关于城镇化进程和就业形势的基本判断
1)本研究认为在统计上可以保证城镇化率每年以1%的速度增长。必须指出的是,农民工的数量变化决定着中国未来城镇化的水平。如果在政策上对农民工地位重新认定,如户籍制度变革,城镇公共支出加大了对农民工的服务力度,或者是城镇对农民进城落户和举家迁入采取了较大的支持政策,也可能意味着城镇人口数量的大大增加;2)未来农村非农就业增长具有很大的潜力。未来中国就业增长空间来自于服务业。2004年我国农村非农就业中,工业的比重为28.48%,服务业(包括交通通讯、商业餐饮等)比重为21.88%。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通过规划促进城镇人口密集区的形成,进而创造出更多的服务业需求;3)中国的城镇化是一个漫长的进程。虽然从稳定的角度出发,可以维持现有的增长速度,但是也同时会固化城乡利益格局。因此只有加大变革的力度,才能实现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2、政策建议
1)加快促进农村非农就业,制定支持农村非农就业人员数量增长的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加强生态环境政策和企业安全政策的分类指导;建设用地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加快服务业的发展等;2)从调整统计指标体系开始,把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服务的范畴。城镇的公共支出应包括对要求各级政府延伸对农民工的服务领域,逐步实现使农民工得到的公共服务水平与城镇居民相一致,从根本上消除农民进城落户的制度性障碍;3)分类指导小城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县镇两级政府关系,合理划分权限和责任;应允许发展规模较快的小城镇进一步完善政府管理职能,又条件的实行省管或地级市馆,或者直接设市管理;改革小城镇的规划方法;要加快中西部小城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服务能力。
(项目报告摘要请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