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

时间:2012-11-22浏览:265设置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教育的质量又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重任。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弘扬先进文化的前沿,其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高等学校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就是要以德治教、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人民教师首先以自己的道德风范直接影响学生,再通过学生向社会扩散,推进社会道德风尚的进步,教师在社会上的道德风貌,也会对人们的道德评判和行为选择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

  2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高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首先应将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摆在首位,以师德的表率作用来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广大教师献身教育、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也为维护和发扬高尚师德传统作出了不懈努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比较好的,其中许多优秀分子堪称楷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突出了,对师德素质的要求更加广泛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标准更高了。然而,目前高校教师队伍中存在少数人思想政治水平不高,道德品质、人格特性存在缺陷,业务能力不强,治学不严谨等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师和学校的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对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3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迫切需要

  在高校校风、教风、学风这“三风”建设中,以教风建设最为关键,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又是教风建设的核心。因此,通过加强“三风”建设,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既可以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必然带动全体教职员工的道德建设,提高学校全员道德建设的整体水平。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高校少数教师中存在的对教学不负责任,应付了事;对学生漠不关心,教书不育人;自我要求不严,不能为人师表等等,必然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现实迫切要求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把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师德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增强,以良好的教风,促进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从而激发学生为奉献祖国、服务人民而发愤学习。

  4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西方敌对势力向我国推行“西化”、“分化”的图谋从来没有停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们处于更加开放的经济社会环境。我们要深入研究各种国际因素对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为此,必须从教师队伍建设人手,通过加强师德建设,帮助教师划清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原则界限,自觉抵御西方错误价值观的诱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二、目前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敬业意识淡薄

  由于受到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一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把教师工作仅仅当作一种稳定的谋生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师工作的社会价值,敬业精神不够。部分教师在从教过程中原则性和责任心不够强,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2 精力投入不够

  受市场经济趋利原则的影响,部分教师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人生理想更加趋向实际,崇尚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价值标准注重实用,行为选择偏向实惠。有些教师视教学为副业,把大量精力用于社会兼职及一些商业性活动,无心钻研业务,备课不够认真。教案缺乏新意,教学墨守成规,更有甚者,个别教师甚至连教案也不编写,夹着教材就进课堂,随便讲讲也自认为满意。

  3 重业务轻道德

  由于某些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注重教师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忽略了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的培训。例如,在职称、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评审中,一般只注重其科研、学历,很少把个人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学生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列入重要考核范畴,这在无形中助长了教师重业务轻政治、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倾向。

  4 育人意识淡化

  在教育实践中,有个别教师满足于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教学任务,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只注重传授知识,片面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没有把育人作为应尽的责任。由于一些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交流时间比较少,很难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关心的疑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因而不能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各种思想倾向和心理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5 示范作用欠缺

  有些教师因自身缺乏师德修养,师表意识淡薄,难以起到表率作用。有的教师纪律观念较差,上课迟到早退,或随意停课调课;有的教师考试送“人情分”、“关系分”;有的甚至将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带进课堂,不注意自己的言淡举止:有些教师重言传轻身教,在对学生“说教”时,自己却不能身体力行。所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高校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在学生中产生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四有”新人的培养。

  三、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1 加强制度建设

  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良好师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各项充分体现相关的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的规章制度。我们要根据《教育法》、《教师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法规、文件精神,建立师德建设工作评估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抓紧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完善相关政策,体现正确导向,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使师德建设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2 开展师德教育

  要对高校广大教师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并不断改善政治学习制度,使学习内容紧密结合教师思想变化和教书育人的工作实际。要教育教师自觉践行党的教育方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力量教育和感染学生。新教师上岗前要举行人师宣誓仪式,培养他们的职业神圣感和使命感;新教师上岗后,要指定德才兼备的教师带教,实施“青蓝工程”,充分发挥老教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要把师德教育纳入到教师的职务培训中去。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教书育人的主题活动,通过组织教师参与师德演讲、收集整理“教师文明用语”和“教师忌语”等活动,使广大教师进行自我陶冶、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

  3 进行人本管理

  著名学者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说过:“管理就是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划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其实,好的管理就是一种好的氛围,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优势和潜能而最大限度地抑制人的不足,建立起以自我激励为主、外力推动为辅的激励机制,为职工完成工作目标创造有利条件,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快乐,从而把加强师德修养上升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为此,建议各级各类高校领导要进一步全面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解决好教师的学习、生活和业务进修等问题,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重视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和身体健康保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定期为教师进行体检,视教师为主人,充分相信和依靠教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实施人本管理,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有利于形成领导——教师——学生之间关系的良性循环,创造一种和谐民主、催人奋进的良好教育氛围。

4 完善奖惩机制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的检查和考核,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工作。要把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评聘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实行教师择优上岗制度。还要进一步完善评选表彰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集体的工作制度;对师德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者,要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评优奖励和学术梯队选拔等方面优先考虑;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给予特殊津贴。要大力宣传和推广师德先进典型,严格规范师德行为。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经劝诫仍不改正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对有严重违反师德规范、在社会上和师生中造成恶劣影响者要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要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

  5 加强师德宣传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师的社会地位也空前提高。尽管教师的工作有辛苦的一面,但其生活又有充实和愉快的一面。我们要在高校教师中树立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和良好品德。北京大学孟二冬教授对待学生、对待学术、对待生命的态度看似无奇,却感动了世人,感动了全国的广大教师,也感动了每一位莘莘学子。加强师德建设,就要组织广大教师通过先进典型的学习,使其认识到教书育人、从事科学研究是一项受人尊敬的职业,是一项较为理想的职业选择,也是值得大家珍惜这种机会并为之努力奋斗的事业。建议各高校每年教师节组织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以庆祝教师节和表彰优秀教师为契机,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要定期表彰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专业辅导员、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定期举办师德论坛,促进高校师德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师德建设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6 党政齐抓共管

  在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工作中,关键在高校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思想上重视,措施上得力。行动上自觉,并把师德建设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日程。因此,各校可成立必要的领导机构,共同承担起师德建设的领导责任。要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高校教育工作全局的大事,纳入全校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部署,适当安排,切实做到制度落实到位,组织落实到位,任务落实到位。

  四、结束语

  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是保证教育质量和体现教育精神的重要一环。作为高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明确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在政治思想上,应该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职业道德,立志献身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在业务能力上,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并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还要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在实践能力上,要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努力使自己成为既具有精深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重素质的“双师型”人才,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更加充分地认识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研究进一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断提高师德水准和教师的综合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国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来源:网络)

返回 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