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报告还阐述了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创新能力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创新源于个性化培养。从历史来看,创新培养源于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个性化培养是我们一直在倡导的教育观,“因材施教”的理念,就是着眼于此。
目前有些高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形式近乎统一,人才定位单一,这种共性化教育不利于高质量创新人才的涌现。要想真正培养出对国家有用的创新人才,需要在制度和文化层面上有突破,要树立和完善个性化培养的理念,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为此,betway官方app 实行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明确将学生分为师资型、学术性和应用型人才进行分类培养。在具体实施中,学校从增强学生从事创新活动的兴趣入手,充分利用自己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的有利时机,在大学生创新性项目上大做文章,不仅超额完成国家级项目,还设立了校级项目、院级项目,三个层次的创新性项目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参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校学生参与创新性项目的人数已达60%以上。
创新要有制度保障。要想真正做好大学生创新这篇大文章,仅仅依靠这些项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制度层面提供条件,保障项目的实施和推进。
首先,充分发挥学科、设备和教师的作用。让大学生从一入校就可以选择性的进入实验平台进行具体操作,接触优秀老师开展创新活动。自2006年起我校已将大学生创新项目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有效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学校联合省内外100家企业、100所示范高中,建立了“1+100”校企联合协作共同体和“1+100”省级示范性高中协作共同体,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加宽阔的平台。
教师是推进创新活动的根本保障。我校历年来均遴选学术水平较高,科研工作基础和经验好,熟悉和热爱大学生创新训练和科技竞赛工作的教师担任大学生的指导教师。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同时指导大学生创新性项目不超过两项,并规定指导教师保证时间参与创新训练各环节,加强过程指导,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
创新更要有文化氛围。为了推进大学生创新性活动,学校各部门积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创新校园文化氛围,每年举办“大学生创新论坛”和项目中期检查、结项验收学术报告会,通过开展各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举办“科技文化节”,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组织“挑战杯”、数学建模、专利设计、计算机仿真、机器人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学科科技训练和竞赛,鼓励学生开展发明创造,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
为了激励大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学校每年设立不少于100万元的奖励基金对获奖学生进行奖励,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方案可申报教学成果奖,验收结果“优秀”的项目承担学生可优先推荐免试研究生。优秀结项论文可作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激励了大学生的创新动力,推动了大学生创新活动蓬勃开展。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是一篇大文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助推创新能力培养的格局,这都在召唤我们努力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2012年11月28日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