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一年之岁首,它与年味一同到来,融成我们最温暖的记忆。
年味,是传统习俗,是礼仪,是一年的收获,是红火开心的年趣活动。
寒假期间,河外学子带着对年味的好奇,踏上寻访传统年味文化之旅。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又称“过年”“过大年”,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趁着过节给孩子科普春节习俗,让孩子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1.办年货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几乎是从南到北的“全国必备”。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称之为年货”,而采买年货的过程就被称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2.祭灶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如《释名》中说:“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3.扫尘
扫尘又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民间春节传统习俗之一。中国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起源于古代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演变成了年底的大扫除,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屋,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年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扫尘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吉祥。
4.割年肉
民谚有“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所谓杀猪,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所谓割肉,是指没养猪的贫困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古时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以此祈愿来年丰衣足食,故称“年肉”。
5.贴年红
年廿八、廿九或三十家家户户“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横批、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喜庆装饰的统称)。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过年的传统习俗,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们用以避邪,画门神像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年画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
6.年夜饭
特指岁末除夕的阖家团圆饭。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年夜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北方人习惯吃饺子,南方人的菜品则更丰富。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寓意生财)、腊肠(寓意长久)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7.守岁
守岁民俗主要表现为房子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岁火”不让熄灭,辞旧迎新,一起迎接新岁到来。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8.压岁钱
压岁钱是分多种的,一般在新年倒计时的时候,由长辈派发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9.游神
指人们在新年期间或其它喜庆节日,又或诸神圣诞的这一天,到神庙里将行身神像请进神轿里,然后抬出庙宇游境,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游神沿途伴随有锣鼓、唢呐、舞狮、舞龙、标旗、游灯、杂技及乐队演奏等丰富多彩艺阵表演。是集拜神、祈祷、欢庆、宴客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活动。
10.庙会
广府庙会与北京地坛庙会并称中国两大庙会。涵盖木偶荟萃、中华绝活、武林大会、元宵灯会等主题活动,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休闲文化等丰富的内容。
11.拜年
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年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新春吉祥等祝福语。
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