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相出彩献百年】白正宇:燃灯如星照远道,昭昭明心镌子衿

时间:2022-09-15浏览:261设置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



初秋的夜光下,化学北楼依旧灯火通明,课题组的师生们仍在实验室,将心神都倾注在眼手间。干净整洁的实验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仪器设备,白正宇教授正低头忙碌着,同许多师大科研人一样,披着星霜滋养满园桃李,谱写创新生辉答卷。


明灯如星,照彻行途

“与化学的‘相识相知’更多出于‘误打误撞’,起初,我其实对数学这门科目更感兴趣。”提及投身化学研究的渊源,白正宇讲到,“中学时期一个偶然的机会,化学老师发现了我在化学方面的‘小天赋’,提出让我做化学课代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他一直鼓励、引导我,温情的教育与各种神奇的化学反应,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科学大门,每每沉浸在化学知识中都会让我享受到化学独特的魅力。”

2000年,白正宇考入betway官方app ,开启了在师大从本科到博士的十年求学之路。博士阶段,白正宇的专业从无机化学转到物理化学,研究方向从纳米材料的合成步入到一个全新的科研领域——燃料电池催化剂研究。白正宇抓住博士时期在上海交大难得的半年交流时间,废寝忘食地学习有关燃料电池领域的科研方法与知识。“她不仅是一个好学生,还是一个有潜力的科研人员。与其说我指导白正宇,不如说我们一起学习。”白正宇的博士生导师杨林教授这样形容当时他们遇到的困难。师徒两人将学习到的知识深化应用,点滴探索,努力前行。扎扎实实探索新学问的过程,为白正宇日后在燃料电池催化材料领域取得突出的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0年博士毕业后,白正宇心怀着对母校的感恩,选择留校工作。期间,师大为这位积极上进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资源与平台。2016年白正宇到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加拿大最年轻的两院院士陈忠伟教授。

“当时最大的挑战就是快节奏还要保证研究的高效率:面对锌空电池双功能催化材料新课题,导师要求我最多十天明确研究计划和思路。”面对严格的考验,白正宇没有一丝懈怠。“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地完成工作,看文献找思路,认真列出自己的思考结果,详细至具体实验方案和步骤。”这一课题的出色完成,获得了陈忠伟院士的高度认可,也开启了她在滑铁卢大学忙碌充实的科研之旅。“这段经历很辛苦”,白正宇回忆,“但不管在学识学业上,还是在理念观念上,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提升。”

“我是河南师大培养的一名土生土长的‘土’博士。”白正宇这样概括这数十年的求学经历,简单却有力。知识储备的充实或许显而易见,但一所高校真正能带给人的东西,应远远多于知识本身。提及母校,她充满感情地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在母校求学的这些年深刻感受到教师职业的神圣。我的老师们不仅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还在生活上给予我无限的关心和帮助。这些让我学会并决心将‘师范’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愈研愈入,潜思奋进

“生活和科研完全分不开”,化学化工学院2019级博士生刘静杰常常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

寒来暑往,除了在课堂上授课,白正宇基本上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看文献、指导学生……白正宇将节假日看做安心做实验的“黄金时间”,她将窗外的喧嚣搁置一旁,穿上实验服,眼中、心中便只有实验。

“任何时候都不要丢掉实验,丢掉实验就无法解决新的问题。”从白正宇课题组的学生们口中,我们听到了这句她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即使很多实验的现象、结果、数据早已烂熟于心,她依然坚持如此。

作为绿色化学与电源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骨干成员,白正宇将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到基地建设之中。对待科研日复一日的严谨与专注,让她的科研之路一路生花。2019年,白正宇受到生物体机制启发,首次提出了基于活体细胞内腔原位合成催化剂的新方法。“我们依据纳米生物技术和细胞的生理特性,实现了细胞内含有超小纳米羟基磷灰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工程化红细胞(NERBCs)的原位绿色合成。”白正宇介绍到。

将该工程化红细胞应用于模拟人体血液成分的工作环境,可作为植入式体内生物燃料电池的氧还原催化剂,展示出优异的催化性能。这一成果被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Review Materials以“生物燃料电池:由血液发电”(BIOFUEL CELLS: Powered by blood)进行了专题亮点评述。该成果不仅在发展纳米调控人体单细胞功能方面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为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式生物装置提供新型电源方面发展了新策略。

为了保证高强度的科研投入,白正宇难免会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2014年,在孩子满月之后,白正宇没有多休产假,而是转头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一次,白正宇因主持线上报告会无法抽身陪孩子到医院看病,只好由爱人带孩子去医院。听到孩子在电话里的一声声咳嗽,白正宇感到揪心,但为了保证报告会的顺利进行,她仍然选择先完成眼前的工作。她常说:“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而耽误整体的进度。”

一边是家庭和孩子,一边是工作,但在最困难的阶段白正宇丝毫没有没放松科研,一年间发表5篇SCI论文,成了同事眼中的“铁娘子”。但熟悉白正宇的学生回忆起老师那两年的艰辛,都不禁动容。那段时间,她每天哄孩子入睡后再起来处理工作和学生的问题,往往要熬到后半夜,从没睡过一个好觉。



昭昭明心,朗照子衿

在白正宇的课题组里,硕士研究生高年级学生的能力有时候并不亚于博士。白正宇认为,团队成员的组会上,博士生分享的学术观点对硕士生也是一种难得的熏陶,她有意保留跨年级跨专业学生间的交流时间,希望通过固定的组会交流,使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获得交叉领域的知识。会下,她还与研究相对较浅的研究生们单独交流来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理解与应用。正因如此,白正宇的学生们普遍进步快速。

跟随白正宇进行博士后研究的青年教师原洋说:“或许有些学生觉得自己参与的组会次数有些多,但他们不知道,老师参加的组会是他们的三、四倍。”实验室的全体组会、各个研究方向的小型集体讨论、针对个别学生的小范围学术汇报,不同类别的组会白正宇都全程参与。

“首先要过文献关”,白正宇非常重视学生们对文献的阅读研究。阅读全英文献,撰写英文学术论文,组会报告也建议全英准备。白正宇对于学术能力的要求体现在严格的专业态度里,面对学生们的论文,她往往精雕细琢、周密把关和改进,避免学生出现问题和错误。

“学生不一定有多聪明,但踏实、认真、能干非常重要。”这是她评价学生最重要的标准。严格科研素养训练外,白正宇非常重视学生品质的培养。

白正宇的一名学生家庭贫困,这位学生在获得校外联合培养的机会后,白正宇主动承担了学生的一年半的房租和生活费,并帮助她购买笔记本电脑。老师的鼓舞和充满温情的帮助让她没有了后顾之忧,也坚定了她完成学业努力做出成绩的信念。白正宇说,“只要学生们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遇到了更好的机会,就不能让学生因为其他原因影响学业进程。”

学生们真正学到了什么,怎样调动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都是白正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经常思考和琢磨的问题。“我不要求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发多少篇文章,但是一定要学有所获,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要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科研工作者,”白正宇说,“我希望每位学生都是卓越的,只要他们有梦想有目标,我都愿意尽最大的努力提供帮助。”

去年七月份的特大暴雨对校内交通造成了临时影响。白正宇为实验室受困学生提供生活物资,每天详细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学生们说,“重要的日子里,白老师都在我们身边,因为疫情和实验任务留校过年时,老师都会陪我们一起过年,吃年夜饭。”

“风雨”下白正宇总能用师情作伞隔开“泥泞”与“寒冷”,给予学生最深的呵护。白正宇谦虚地说,培养学生的方式其实是延续了自己老师的理念,是师大化学人良好传统的一种传承。

白正宇如一粒种子扎根在师大的怀抱中,汲取阳光雨露,生枝、抽芽、覆绿、延伸。疏疏落落的枝叶今已繁茂,投下片片绿荫,守护并点亮学生的梦想。岁月翻过,那些曾经的“行路难”换来了如今丰硕的成果。清风未央,云波翻动,将携百年荣光共赴新程。



人物简介:

白正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白正宇教授2010年获betway官方app 博士学位,2016年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新能源纳米材料、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催化剂的绿色仿生合成及性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各1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等4项。在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等国际顶尖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110余篇,4篇为ESI高被引论文,一篇文章研究成果受邀在Wiley官方网站进行视频报道,获授权发明专利12件。获国际和全国学术会议邀请或主题报告8次。2018年获第四届国际电化学科学与技术大会(EEST2018)“杰出青年学者”称号。

(党委宣传部 刘吉磊 大学生记者 王艺博陈书音姚佳彤)


返回 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