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相出彩献百年】杨林:朝乾夕惕拓荒芜 慧心竭力育才生

时间:2022-11-30浏览:44设置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



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他献身科研,为报效国家而读书;在尘世的喧嚣中,他守住寂寞,钻研每一个科研课题;在夜深人静之时,他灯火长明,写下每一页课程教案。寒来暑往,日升月落,杨林几十年如一日,带着一腔激情、一身锐意,带领着他的科研团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

青衿之志 履践致远

1978年,本科毕业于新乡师范学院的杨林留校任教。在教学过程中,他深感“知识不够用”,必须要有新的提升,于是1984年,杨林考取全国第一届“助教进修班”,进入武汉大学学习研究生课程。孜孜不倦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我要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最大程度地提升自己。”杨林一直很热爱科研,尽管这个班没有科研培养任务,经过努力他获得了机会。在武汉大学的一年半时间里,利用课余和寒暑假期,他在秦子斌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得到了初步的科研训练。现在讲起来他仍对暑假武汉炙热的“火炉”天气记忆犹新。“当第一篇研究论文发表时,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从此,杨林与科研结下了不解之缘。

武汉大学学习结束回校后,杨林正好赶上有出国留学的珍贵机会,“通过考试我进入了学校选拔的30名青年教师英语培训班。”后来他转向德语,1988年通过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考试,一年后到德国进修。回忆起自己的求学之路,杨林始终带着目标前行,“我真正开始做科研应该就是从1989年去德国开始,当时就抱着一定要学有所得的信念和目标。”

“我的德国教授Reint Schmutzler是国际著名的无机化学家,对我非常好,他不仅注重我的科研能力培养,也非常关心我的生活,这对我后面的成长起到很大的影响。”初到德国,为了在生活上帮助杨林,教授便让他免费住在化学楼的客房里,“异国他乡,人地两生,住的也近,一天十几个小时,我都泡在实验室。”教授非常赞赏他的勤奋和努力,为了方便杨林的科研,教授甚至破例为他提供做实验的方便,这给了杨林极大的鼓励和信心。这一年他合成出了系列具有重要催化作用的类维生素B12的配位化合物,仅用一年时间就发表了2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学术论文。同时他开始思考论文写作的方式方法,“同样的研究结果,我写一篇论文写到4页已经无话可说了,但教授能写8页。因此我开始琢磨、反思,研究写文章的思路和方法。”。前后两年多在德国从事科研,为他后来三十多年开展生物无机化学和纳米仿生材料化学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6年,杨林被任命为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为了提高化学学院教师队伍的水平,他又一次决定突破自我,带头向上求学。一番努力后,杨林考取了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前往香港中文大学进行联合培养。这次求学是杨林在科研路上的又一跃进。“受到导师汪汉卿和陈振宇两位教授的指导,我在科研选题方面有了深入的认识和显著进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创新对于科研的重要性。”杨林无比感激地说。“我理解的创新有两个要素,一是要跟现有的不同,二是要比现有的好。”杨林在科研道路上不断追求新的突破,选题大胆新颖,求证过程谨慎细致,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2011年在他的带领下,科研小组大胆创新,在细胞内腔原位合成了纳米/蛋白杂化体,从而赋予活细胞新的性能,论文发表在国际化学顶尖期刊“德国应用化学”。随后系列研究不断深化,率先建立了纳米粒子调控活细胞性能的研究方向,为利用活体细胞开展绿色化学合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学术影响。杨林团队的科研成果已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先进材料》(Adv. Mater.), 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26篇。

在杨林丰富的求学经历中,他对每个阶段的目标都非常清晰,“跳一跳能够得到”是他对于“目标”的定义。他的手中从来不会只有一个研究课题,“要经常思考明天的事情”是他对科研的要求,更是他将科研道路越走越宽的秘诀。“做科研要不断进行反思,即敢于大胆假设、又要谨慎求证,这样才可能做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成果。”杨林先后主持承担国家973计划前期专项、973项目子课题、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项目等。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等。杨林的求学之路与科研之路相互交织,这漫长的求学之旅里,唯一不变的是他对科研的热爱和执着。这条路虽崎岖坎坷,但杨林所到之处都留下坚实的足迹,回望无悔。



遇山开路 力行实干

担任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之初,他带领领导班子经过认真论证,依据化学学科发展实际,提出申报化学博士授权点的学科建设目标。“有人认为这是在做梦,确实当时的学科水平距离目标有不小的差距。”他与学术带头人一起,顶着不同声音的压力,依据学科建设的“四个要素”,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向目标迈进。逐渐学院上下达成共识,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科研风气和干事创业的氛围,化学学科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科研成果迅速增加,先后获得河南省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过多方七年的艰辛努力,2003年化学学科的物理化学专业率先实现突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这不仅圆了师大几代化学人的梦想,也为学校人才培养层次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在我校打算申报与国外专家合作的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项目之际,杨林临危受命,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他积极协调国内外专家,和学院领导一起动员全院可用力量,积极组织申报材料。“我们要做出特色,就要围绕绿色化学与电源材料方向来做,这符合国家和河南省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负责人,杨林在申报之初,就主张“111基地”建设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紧盯国际学术前沿,“立地”就是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要着眼化学学科基础,明确学科方向、做出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品牌,在全国和国际上产生影响。”杨林言语坚定,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面对着种种困难,他挺身而出、毫不退缩,在这条道路上兢兢业业,希望以实干做出实效。

从2017年到2022年,5年的时光里,杨林协同国内外专家教授以及三十多位中青年教师带领着研究生、博士生组成一百余人的科研队伍,基于“111基地”这一重要创新平台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据杨林介绍,经过5年建设,项目成果颇丰,圆满完成了预定目标和任务。涌现出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一批高层次人才,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基地3名专家受邀参加了70周年国庆观礼,为基地赢得了荣誉。同时,“111基地”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培养,与国外专家合作实行“双导师制”,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我们还争取把学生送往国外培养,提高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研究水平、拓展他们的视野。”在外留学的经历深深地印在杨林的脑海里,他希望学生也如他一般,学成归来报效祖国。他无声耕耘,做科研的守望者,他默默前行,做学生的开路人。

在担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时,杨林对本科生的培养质量非常重视,狠抓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和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1998年教育部设置了国家层面的教改项目,基于先前的改革,我与同事们申报获批了关于化学专业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方案的课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杨林团队结合国内外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改革,经过不懈努力,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的教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构建了以“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扩展就业”为特色的“两阶段四方向全程递进”培养方案,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毕业生的出路明显拓展。杨林团队也凭此获得了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杨林总是把学生的学习进步放在心头,默默奉献,品格令人敬佩。

“不管哪一个职业、哪一个领域都需要创新。”长期的科研经历让杨林深感创新的可贵,他认为,不光科研需要创新,管理也需要创新。2002年,杨林调任校长助理兼科研处处长,面对管理方面的新课题,“就像处理新的科研项目一样,思维是相似的,化繁为简。”于是,根据深入调研结果,杨林和同事们大胆创新,把科研思路和方法运用在了管理上。例如在项目申报方面提倡“三早,三论证”,在选题上提倡着眼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需求。经过学校学院和申报人的共同努力,学校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数量逐年快速提升。“学会创新,你总会想着要有不同,要有进步。”创新的思维不断推动着杨林前进。



用“新”治学 教学相长

杨林的育人之路从18岁高中毕业时就开始了,“当时正赶上大力发展初中教育,教师紧缺,我在高中的最后一个学期,就被选上毕业后当初中教师。”自此,三尺讲台上又多了一个忙碌的身影。因为初中教学这段经历,使他热爱上了教师职业,敬畏这个职业。在他看来,“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作为一个教师来说,第一要务就是教书育人,教好学、上好课是天职。”进入高校工作后,杨林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对待教学的认真负责也给予了学生力量,连续多年被评为毕业生心中最美任课老师。“杨老师对待科研和治学是十分严谨的。他对我们的教导不只是口头上的教育,还有身体力行的榜样。作为长辈,对待我们的学习和科研,总是会一个一个地认真指导,和我们不断的讨论,力求没有一个盲点。”学生刘鹏飞说道。

杨林十分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科研中严谨创新的思维也影响了他的教育理念。他提出“三维教学法”,即从品德教育、知识传授、思维培养三方面育人。“作为教师,只教会知识不行,要把科研的思维方法教给学生。品德教育也十分重要,一个人事业能不能成功,业务能力固然重要,但最终的决定因素是品德。”杨林知行合一,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会学生更多课堂之外的内容。“杨老师过硬的德行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良的工作作风造就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而这些品质也影响并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学生,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我们不仅学会了科研的思路和方法,还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态度和经验。”谈及恩师的品质,作为刚毕业的博士生,茹祥莉深受影响。

“一个好的教师,教学应该包含三个层次内容,一是基于书本讲知识;二是结合实际讲知识”,杨林认为化学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要让学生认识到所学与生活、生产和科技前沿是紧密相关的;“三是要联系科研方法讲知识,科研的思维与读书的思维完全不同,科研思维它必须是一种发散性的思维,得有批判精神。”杨林对教学不仅有独特理解,也多年如一日地把理论付诸于实践。课下,他经常花费比课堂时长多4、5倍的时间备课,课上,杨林投入其中。“有一节课外辅导课,这是最难上的课,学生很容易失去听讲兴趣。”经过认真备课,他开场就吸引住了学生,本来准备有中间休息,但当看到学生全神贯注、肯定欣赏的目光,杨林受到了鼓舞和激励,一口气讲了2个小时。“当我宣布下课时,“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正是由于课前认真备课,课上热情投入,下课时他总能收获到掌声和称赞。

谈及自己的学生,杨林第一个就想到了我校本土培养出来的“国家优青项目获得者”白正宇。“白正宇十分勤奋,也很信任我,给她选了研究方向之后,她毫不犹豫的按照这个方向努力地走下去”。作为博士生导师,杨林一般会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表达,然后再给予指导。“这样可以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氛围,能够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他有一批像白正宇这样优秀的学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晋升高级职称,获得像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优青、河南省特聘教授等国家或省级荣誉称号。“我非常感谢学生们对我的信任和他们的努力。”杨林为学生成长竭尽全力,默默奉献,甘为人梯。

“一路走来,受到许多人的帮助,我感谢他们,更要感谢我的恩师,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也要感谢我的学生,没有他们,也没有今天的我。”杨林真挚的话语显出了高尚的人格,于他而言,恩师之教诲如春风,恩师之恩情似海深;于他而言,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都弥足珍贵,学生成长的每一小步是他教学成长的寸寸石阶。作为学科前辈,他身负重任,在科研这条路上默默前行。作为教师,他呕心沥血,只为培育满园芳华。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杨林都尽职尽责扮演着自身的角色,让走过的道路遍地生花。



人物简介:

杨林,博士、教授,1955年1月生,河南洛阳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兼职教授、博导;中国化学会生物无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奖会议评审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期评估组专家;国家“绿色化学与电源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主任、教育部“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4年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与技术学术会议副主席。

(石晓倩 大学生记者 白润林 覃皓越)


返回 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