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区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近年来,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我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相结合,扩大就业途径,强化社会保障,积极探索农民财产权保值增值方法,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保护了农民利益。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今年58岁的祥和社区村民李仰梅,两年前迁入三层别墅式新居。李仰梅告诉记者:“以前住的老村又脏又乱,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搬到新居后,我们真正过上了舒心的日子。政府为我们修了路,出行方便多了。家家用的是自来水,烧的是液化气,又干净又方便。小区里有花园、有广场、有健身器材,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俺都有,连房产证也办了,过的日子比城里人还强哩。”李仰梅笑得脸上好像绽开了一朵花。
在建设过程中,我市坚持政府组织引导、示范带动,宁可慢一点,把工作做细一点,绝不强迫、违背农民意愿。建不建房,什么时间建,如何建,把决定权交给群众。社区规划、社区名称、户型设计、拆迁复垦、建设模式等全程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2/3以上的成员同意后方实施,50%以上农户签订同意协议后方启动建设。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鼓励条件较好或急需建房的群众先建,条件较差或暂不需要建房的可以后建。对于社区住宅,规划设计不同造价的户型供群众选择,避免农户建房超出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社区耕作半径不超过2.5公里。据调查,90%以上的农民愿意到社区建房入住。我市坚持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启动一个、建成一个,建成一个、发挥示范作用一个,确定的52个示范社区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今年我市将完成 70%以上的建设入住和旧村拆迁复垦任务,明年年底全部建成,让群众实地感受新型农村社区的好处,提高群众入住的积极性、主动性。
让农民安居乐业
针对困难群众,我市出台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政策。祥和社区超市门前的花坛边坐着几位老人在聊天,记者走上前去与老人拉起了家常。65岁的李金贤属于特困户,社区不仅给他免费分配了廉租房,还给他安排了保洁员的公益岗位。“是社区让我脱了贫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俺人人受益啊!”李金贤搓动着长满老茧的手,激动得满脸通红。
在工作中,我市坚持拆建并重,先后出台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坚持“市县统筹、乡镇主导、社区算账、群众参与、一村一策” 的原则,对到社区建房并拆除旧宅农户给予5万元至8万元补贴,让群众少拿钱入住社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今年计划新完成旧村拆迁2万亩、复垦验收2万亩。多渠道筹措资金。坚持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给予农民适当的建房补贴。坚持财政倾斜,鼓励农民自筹,实施贷款融资,积极整合上级涉农资金,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引导集体经济资助,正在探索农民财产权保值增值的筹资方案。
让农民有钱赚。我市强化产业支撑,优化城乡产业布局。依托县城、集镇和原有产业基础,规划建设27个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144平方公里,辐射了全市半数以上的乡镇、1/3的行政村,入驻规模以上企业(项目)超过5000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达52.5万人。在产业集聚区辐射不到的偏远地方,首批规划建设19个农民创业园,全部建成后可吸纳13万农民就业。
在每个社区培育一个主导产业或高效农业园区,52个市级示范社区每个至少成立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一区一业”的产业布局。目前入住社区的农户,从事二三产业比重由入住前的49.8%提高到入住后的79.1%。引进中粮集团、雨润集团、高金食品、泰国正大等知名龙头企业,培育克明面业、迪一米业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9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435家,辐射带动农户达30%。
农民变市民
我市积极改革创新,推进城乡一体化制度建设。坚持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先后出台49项优惠政策,初步形成了一套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入住社区居民办理城镇户口,享受城镇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同等待遇,并继续保留承包地使用权、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和与之相关的惠农政策,继续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调动群众积极性。已累计登记办理2.5万户。出台社区房产证办理办法,为社区住房确权发证,办证房屋允许抵押贷款和流转,增加农民的财政性收入,已累计办理房产证5376个。
探索创新节约土地分配使用机制。成立土地矿业权交易中心,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腾退收益集中用于农村建设的新机制,节约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仍然归农民所有,保障农民利益。旧村拆迁复垦出来的土地,采取农民入股等方式,集中起来搞公司化经营,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节约的土地,可调剂到产业集聚区,用于发展二三产业,也可调剂为城市建设用地,产生的收益返还农民。
进厂不进城、就地城镇化、农民变市民。我市完善规划,明确目标,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城镇化范畴,按照“政府引导、规划先行、注重风貌、传承文明、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循序进行”的原则,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宜改则改、宜合则合、宜搬则搬,初步形成了“城中村改造型、旧村完善型、村庄合并型、服务共享型、整体搬迁型”5种建设模式。目前,全市重点区域内352个社区已启动建设,累计完成投入224.5亿元,建房面积2204万平方米,入住农户10.5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