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活动动态

【竞相出彩献百年】仉华:开拓研究寻新路 良师益友培桃李

发布时间:2022-07-13 13:49浏览次数:10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



在化学化工学院的办公室里,仉华教授微笑着向记者走来,带着一种独属于师者的温柔气质,眼睛明亮而有神,显得十分干练。一扇玻璃门将仉华的办公室与学生们的实验室隔开,她一有空闲就会和学生们交流探讨实验进展,为学生们解疑答惑。

仉华不到40岁就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2017年获得了全省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她身上一直有着年轻有为的标签。“不过是认真做好感兴趣的工作。”仉华谦虚地表示。没有常人眼中科研工作者的严肃面孔,仉华恬静而淡雅。学生们也总喜欢用“平易近人”来形容仉华老师。十多年的工作中,她将“良师益友”这四个字体现得淋漓尽致。


明理求学,踏实独立

上中学时,仉华便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千变万化的化学分子结构令仉华着迷,每当使用严谨有序的科学方法探索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时,她总是充满惊喜。兴趣成为求学路上最好的“老师”,仉华的中学化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而本科、硕士、博士这十余年的求学生涯,她也矢志不渝地将化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本科时期的仉华长期担任班级的学生干部,四年下来锻炼最多的是人际交往能力。到硕士时期她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但在导师的带领下,她觉得自己“更像是在母亲羽翼下无忧无虑的孩子,太依赖于导师,反而缺乏了创新和突破。”

“一直以来我只是顺着课程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虽然顺顺利利,但在导师的羽翼下总有原地踏步的感觉,我猛然发现,这样固守成规的学习方式并不是我理想中的状态,于是我决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更加深入地投身研究。”仉华回忆道。

2010年,仉华考取大连理工大学的博士,师从国内著名的精细化学专家彭孝军教授从事染料与光化学的研究。

三年多时光,令仉华感受到了与之前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同的学术氛围。“在我读博还未正式入学前,导师便已经给我发了许多文献和材料,但这些文献需要我们自己挑选、学习和消化。”仉华说,“老师的目的就是培养我自主研究的能力,从而在学习中找到灵感、做出成果。”

“彭老师还会给我们提供优越的实验条件和丰富多元化的交流机会,激励我们独立探索,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这三年多“放养式”的锻炼让仉华感慨颇深,“必须要自己摸索,导师提供的指导只有经过自身的探索才能真正转化成知识财富。”她十分认同这种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教育方式,在她后来从教后也有着自己老师教育理念的影子。

仉华说:“化学从来不是独立的学科,它与生物、医学之类的学科都有交融。”她总是有意识地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大量阅读交叉学科的文献、期刊等资料,长期的知识积累也使得她在科研中更加得心应手,新的成果不断产出:2020年,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Chemical Science》上发表论文《基于构象结构变化的COX-2和NAT分子逻辑门用于对肝脏疾病的可视化成像》;2022年,在化学类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上发表论文《双通道荧光探针用于同时监测细胞中的过氧亚硝酸盐和5-三磷酸腺苷》……



常怀仁心,不断探索

“人体内部的变化是很奇妙的,就好像我们夜晚拿荧光棒照亮黑夜一样,生命体的生长变化和生理过程也需要被‘点亮’。”提起自己的研究,仉华仿佛打开了话匣子,“荧光染料就是点亮生命体内的‘荧光棒’,点亮生命体内部的化学分子,探测神秘的化学反应。”

仉华及其团队目前主要从事疾病诊疗用荧光小分子探针的设计与研发工作,努力尝试改变目前临床上用于疾病诊断的功能性荧光试剂主要依靠进口的现状,同时开展了相关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研究。

“有些临床使用的荧光染料的合成成本相对较低。”但长期以来,国外占据着功能性荧光医用试剂的生产出口市场,为我国患者相关疾病的治疗增加了大量的经济压力。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合成难度并提高分析识别性能。”仉华认为,只有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化的荧光试剂,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

为了实现这一想法,熬夜做实验成了仉华的“家常便饭”,有时为了让数据更精准,同一实验会重复成百上千遍。“只要工作起来,仉老师便会全身心投入,精气神连我们这些年轻学生都自愧不如。”化学化工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牛慧玉说道。

“做好科研不只需要持之以恒,创新也是不可忽略的重点。”仉华说,沿着前人走过的路前行,虽然方便但只是重蹈覆辙,只有咬牙坚持开拓新的道路,才能取得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成果。

她曾看到过身边人因缺乏创新的能力,经年累月地苦学,却没有突破性成果。仉华的心里也因此点亮了一盏警示灯:绝不能闭门造车,科研之路一定要有创新。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准备放弃时,仉华总是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寻找新的思路。“就像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让我懂得知识积累与眼界开阔的重要性,当你转换思路,会打开一片新的天地。”牛慧玉说。

仉华团队目前共有5名老师,近20名学生。团队主动跟踪化学、医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科研动态,广泛与同领域及上下游研究领域的合作者保持高频交流,长期致力于光化学和电化学融合发展研究。

“一个人的成就再突出,也离不开团队的作用。”仉华介绍,在她的团队中,汇聚着学历背景不同、学术专长各异却都志趣相同的青年人,每个人都发挥着各自的专业特长,支撑着实验的顺利进行。

“我们还积极同临床医生合作,需求帮助。他们提供的一些重要信息是我们目前科研攻关的原始出发点,非常重要。”但是,基础研究和临床检测中存在着很大的鸿沟,需要不同专业的工作者去将其填平。

谈到科研成果如何实现应用,仉华有感而发:“我们现在能做到的事,就是借助校外临床合作者的专业,拿到更多的生物和临床的资源样本,在基础研究中广泛验证荧光试剂在临床样本中的性能好坏,筛选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用于临床的化学试剂。”



春风化雨,教化育人

“我一直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够‘健健康康’,当然并不只是身体的健康,也包括精神的独立。这个标准并不低,拥有独立健康的三观是保证学生们走出学校仍能安身立命的基础。”仉华对学生的要求并不仅仅局限在科研成绩,有良好的身心发展也是她十分重视的教学内容之一。

“拥有独立探索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是我培养学生的重点。”仉华说,“本科是研究的初级阶段,要注重激发其兴趣,而硕士生、博士生则更偏向于专业化发展。想要走学术道路的学生,我会有意识锻炼他们的科研能力,而对于另外一部分想就业的学生,就要创造和提升他们处事协调的能力。”

仉华注重因材施教,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每个阶段的学生培养都是“私人订制”式的。

“‘牛不喝水强按头’是没有用的,教学也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己有向前走的内驱力。”仉华认为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有时候一定是学生受益于老师吗?我看不一定,和学生沟通交流也是老师不断学习新知识的机会。”

“跟仉老师相处是没有任何压力的,她在我们心中就是一位好友,我们在她春风化雨般的影响中成长。”2016级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冯北斗说。

“当我成为老师时,一时间不习惯身份的转变,怎样与学生们相处曾令我十分头疼,是仉老师点拨了我。”冯北斗回忆,仉老师向他强调最多的就是“耐心”,一定要重视学生们的诉求,简单到及时回复消息对学生们来说都可能是一次肯定。

仉华时时刻刻将学生们放在心上,寒暑假总是担心“学生们在学校的饭好不好吃?空调能不能用?”在生活中她总将学生作为自己的朋友和亲人一样相处。2021年春节,许多学生留校做科研,为了让不能回家过年的同学们高高兴兴过节,仉华专门为学生们做了一顿年夜饭,与学生们一起吃饺子、话家常。

“教育本来就是以心换心的过程,不能只是说教和要求,真诚对待学生,学生自然会报以真心。”在仉华的教育之下,她的许多优秀学生都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郑州果树研究所的王彩霞,郑州烟草研究院的马莉敏,河南大学的聂亚敏……无论是否依然从事教育工作,仉华的学生们践行着老师的教诲,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内不断前进。

在师大的近十年,仉华用热爱点燃科研的火焰,将科学知识和科研精神传承给学生,用春风化雨般的爱滋润着他们。三尺讲台、四季诗意,她认真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人物简介:

仉华,1981年生,河北石家庄人,教授,博士生导师,betway官方app 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中原千人计划” ——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河南省模范教师。主要从事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小分子荧光探针领域研究,主持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3项、省部级及横向项目8项。先后在J. Am. Chem. Soc.、Chem.Sci.、Anal.Chem.等SCI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日本、美国、欧洲专利各一项。


(党委宣传部 刘吉磊 大学生记者 王心茹 蒋玉炜 王心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