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研究与服务中心简介
一、研究方向和特色
betway官方app 社会福利研究与服务中心始建于2002年,是在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学本科专业教学过程的社会服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些年来整合校内外资源,与省、市政府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工、青、妇等相关部门及街道、社区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的研究和服务。目前形成了大学生成长的社会支持、脆弱儿童的社会保护、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与社区服务、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与服务四个相对稳定的研究与服务方向。
中心成员在2013.10-2016.9间共获得4项国家社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科研项目;在《青年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等二级顶尖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近年来,多次参与各级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制定活动,如2014年参与民政部《儿童福利条例》修订,2015年团省委河南省青少年社会工作相关文件起草,民政事业十三五规划等;在河南省唯一的“民政部社会工作培训基地”的基础上,为民政部培训中心 、河南省民政厅、新乡市民政局 、新乡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新乡市卫滨区民政局等部门的相关干部和基层工作人员进行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的专业培训与专题讲座,累计培训2600人次;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提供各项社会服务,如联合国儿基会、李嘉诚基金会等合作建立儿童福利示范区和为老人提供“人间有情”癌症末期患者宁养服务。
二、学术团队情况
张长伟主任、教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民政部项目专家;民政部培训中心兼职教授;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兼职教授;河南省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河南省首届社会工作领军人才(2016年);新乡市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张长伟教授致力于儿童福利尤其是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承担了多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民政部的委托项目。
张向东副主任、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后,致力于农民工的认同和城市融入研究;曾挂职北京东城区社会建设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会员、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
张晨寒副主任、副教授,新乡市社会保障事业管理局兼职教授,在首届全国劳动论坛上针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做专题发言,提出了分段计算的办法,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郑小华副主任、日本大阪府立大学(公立)人间社会学社会福利学研究学科博士,参与日本的在宅护理学会第13次学术集会,日本中国社会福利研究会,大阪府立大学社会福利学会第26次总会以及该学会公开讨论会「痴呆老人的社区援助体系目标」。
中心在进行内部挖潜的同时,积极鼓励年轻骨干教师外出攻读博士学位,同时也多方联系引进高层次人才,2014年引进山东大学社会学博士、东北财经大学社会保障博士各一位。目前有教授6人,副教授9人,讲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5人,初步形成了一个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
三、人才培养情况
中心在人才培养和承接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才培训方面成果累累。中心负责人和中心骨干教师承担校内部分农业组织推广硕士培养、公共管理硕士和少儿组织与管理方向硕士的培养工作。质量优异,受到用人单位好评。为民政部培训中心 、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河南省民政厅、新乡市民政局 、新乡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新乡市卫滨区民政局、新乡市老年协会等部门的相关干部和基层工作人员进行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的专业培训与专题培训和讲座,累计培训社会工作、社会福利、社区从业者2600多人次。
受河南省民政厅和河南省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委托,主办2013年河南省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年会。受民政部社工司委托,2014年8月,在河南郑州主办河南省社区管理骨干社会工作培训班,2014年11月,在河南信阳主办河南省婚姻家庭社会工作骨干培训班。2015年1月协办共青团河南省委青少年社会工作培训,2016年9月承办河南省儿童福利示范区推进培训会,2013年以来多次主办社会福利大讲堂,承办河南省民政厅、新乡市民政局、共青团新乡市委委托的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培训项目。
四、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情况
社会福利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不断深入,成果丰硕。2013年以来,中心学术骨干和成员陆续承担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基金项目和多个省哲社项目,如张长伟教授《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受虐儿童保护体系的建构研究》,魏雷东教授《青少年道德信仰认同模式与生成路向研究》,王君健副教授《“承认社会工作”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循证研究》,纪文晓副教授《我国重大疾病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发展路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罕见病儿童家庭抗逆力研究》省部级项目,反映了基地学术骨干对弱势儿童保护、青少年成长、社会福利基础理论上的研究深度。在做好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中心不断加强横向应用研究。中心负责人张长伟教授承担国家民政部、河南省民政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调查中心、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香港李嘉诚基金会等单位委托多个横向项目。如民政部委托的“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河南)”项目和“社会治理动态监测平台及深度观察点网络建设”项目,部分项目成果已经得到政策文本采纳并推广应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调查中心委托的大型综合性社会调查项目“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3年、2015年已分别成功进行2次,调查所获数据被广泛应用。此外,李嘉诚基金会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委托的“宁养(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在社会工作特殊人群服务中很具代表性,突出了服务社会的鲜明特征。三年多来,基地成员主持的纵向横向科研经费累计到账近200万元。张长伟教授和纪文晓副教授参与的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研究》获得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魏雷东教授的《承认关系结构与道德信仰认同》获得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王君健副教授的《承认理论视角下“法律孤儿”生存现状的个案研究》获得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纪文晓副教授的研究逐步填补了我国罕见病、儿童重大疾病在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研究领域的空白,在业界产生较大影响。
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和社会服务活动,成效显著。中心负责人张长伟教授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政府决策咨询和社会公益活动,被聘请为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专家组成员,国家民政部社会工作培训专家,参与河南省民政事业“十三五”规划,河南省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发展规划,多次接受河南日报、新乡电视台采访。张长伟教授主持的“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河南)”项目,创建了中西部地区儿童福利“洛宁模式”,部分理论和实践措施从全国5个试点县推广到全国“百县千村”。中心负责人负责全国六个省的指导、培训和督导工作。中心与香港艾滋宁养协会合作的“中港社会工作实习与服务计划”,累计选派20多名师生赴香港和郑州六院(河南省传染病医院)进行实习服务。张长伟教授主持的“社会治理动态监测平台及深度观察点网络建设”项目是全国50个试点中河南省2个之一,部分成果被民政部采纳。张长伟教授、纪文晓副教授、谢启文老师、张敏老师、徐新豪老师、李丹老师多次参与省民政厅举办的夏令营活动,参与省社会工作继续教育、普及教育,人才规划编制、政策咨询会、座谈会。以上活动提升了我中心及我校的知名度,扩大了我校相关专业在全国和省内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