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者:高会恩发布时间:2014-08-11浏览次数:2628

betway官方app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30500)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遵循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素质教育理念,突出研究实践教学环节,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思维视野较广、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强、有自觉跟踪学术前沿动向研究的敏锐力,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从事本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以及理论宣传和党政实际工作方面的人才。具体要求是:

1、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敬业爱岗,积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2、深入而系统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理论,并能够依据这些基本理论,结合中国国情,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3、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勤奋好学的良好学风,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技术,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党政实际工作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身心和较高的科学素养。

二、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核心价值与社会思潮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研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载体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新时期党的建设研究;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3思想政治教育(03050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社会工作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公民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与宣传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与基本经验研究;传统德育思想研究;中外意识形态与政治思潮比较研究;中西方道德教化比较研究。

4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030504)

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近代以来中国基本国情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问题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问题研究;近代以来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拒斥与接纳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研究;近代以来中外关系研究;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关系研究;近代以来中国政党政治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近代以来的港澳台问题研究;国外中国学研究。

三、修业年限

学制为三年。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毕业学分不少于35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

2、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同一研究方向的导师组成导师组,配合导师,充分发挥其集体培养优势。

3、充分发挥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在引导和促进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硕士研究生应在入学后3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4、充分发挥经典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研究生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中的作用。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至少阅读5部本专业的经典文献,并在第二学期期末之前提交两份书面文献阅读报告。

5、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方法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指导小组由导师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学科的教授、副教授组成,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担任组长。

研究生指导小组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1、参与制定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2、审核学位课程的命题及评分结果;

3、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和进展情况进行检查;

4、协助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对研究生的培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培养方法。

六、课程学习

见课程设置表

七、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要求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我校思想理论教育课程的部分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考核由同行评议、学生评议、专家评议等环节,教学实践考核合格者计2学分。考核不合格者不给学分,准予重新参加一次教学实践。

八、业务实习与社会实践

业务实习及社会实践主要指的是参加学校内外的社会考察、社会调查、资料收集等活动,一般安排在第2-3学期进行。该项不计学分,但要求进行检查、总结和考评。

九、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1.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4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其中应至少有2篇论文在CN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

2.本专业硕士生修满规定的学分且中期考核合格,方可进入撰写论文阶段。并且,至迟应在第3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还须制定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3.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

1)从实际出发,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建设的前沿课题和思想理论热点与社会实践热点问题进行研究;

2)以应用理论研究为主,也鼓励开展基础理论研究;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积极开展调查研究;

4)符合学术论文规范,提出新见解和新观点。

4.论文答辩通过者,授予硕士学位。

十、考核

必修课程主要安排为考试课程,考试按百分制评定成绩。选修课程以考查为主,分为优秀、良好、及各、不及格四级记分制评定。具体考核方法按《betway官方app 关于研究生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的规定》执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及周学时

备注

学位课程

11_00000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1






8学分

09_000003

英语

216

5

6

6





11_000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2






09_180003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54

3

3






至少修6学分

12_180012

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研究

54

3

3






12_180013

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54

3


3





12_18001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54

3


3





09_180028

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54

3


3





12_180015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方法

36

2


2





至少修6学分

09_180107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36

2


2





12_180017

文化与意识形态

36

2


2





09_1802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载体研究

36

2


2





12_180019

青少年成长研究

36

2


2





12_180020

中国近现代社会问题研究

36

2



2




12_180021

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专题

36

2

2






非学位课程

选修课

09-180007

形势与政策

36

2



2




至少修12学分

09_180101

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发展研究

36

2



2




09_180106

马克思主义与宗教问题专题

36

2



2




09_18010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题研究

36

2



2




09_180204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2




12_180027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

36

2



2




09_180304

青少年社会工作专题研究

36

2



2




09_180305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研究

36

2



2




09_180306

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

36

2



2




09_180308

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6

2



2




09_180311

比较德育研究

36

2



2




12_180022

当代社会思潮研究

36

2



2




12_180023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题

36

2



2




12_180024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研究

36

2



2




09_180029

中国农村现代化研究









教学

实践

09_189001


36

2






















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9_180003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时:543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开课学期:1

讲:

教学要求:

引导研究生从原著层面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教学内容:

通过研读、讨论、讲解等形式,使研究生掌握马克思、恩格斯 各个时期代表性论著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作家代表性论著的核心内容、写作背景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材与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2.《毛泽东选集》1-4卷;《毛泽东文集》1-8卷;

3.《邓小平文选》1-3卷;

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5.段忠桥主编:《马克思主义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庄福龄主编:《马克思主义史》(四卷本),人民出版社,1997;

7.龚育之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讲座》,学习出版社,2002。


课程编号12_180012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研究

543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课学期1

教学要求

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基本、又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并结合理论研究中的最前言问题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较深的理论层次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特征,使学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基本原则,为今后从事其他方面研究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唯物史观;社会意识、精神生产和文化;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陈中立主编:《反映论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吴易风等著:《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扬耕、陈志良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何秉孟主编:《劳动价值理论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李秀潭著:《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再认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课程编号:12_180013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54学时3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课学期2

教学要求:

引导研究生对中国基本问题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工具、实践轨迹、理论架构、基本内涵有更深刻地理解,全面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引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溯源;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确立根据。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内容:思想基础论;社会革命论;经济建设论;政治建设论;文化建设论;农民问题论。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罗建平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概论》,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庄福龄主编:《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2001;

3.于炳贵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02;

4.金春明主编:《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02;

5.任青、李成志编著:《国内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6.康绍邦等主编:《国外关于邓小平理论述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7.本书编写组:《江泽民同志重要论述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

8.陈光林主编:《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课程编号:12_180014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时:543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开课学期:2

讲:

教学要求:

引导研究生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在当代的发展,着重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方法的科学运用和创新,使他们奠定起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作好实际工作的基础。

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继承和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和社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原则和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艺术(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方法、实施方法、心理咨询方法、调节评估方法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教育部社会科学与思政司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张耀灿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

4.邱伟光等著:《思想政治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1999;

6.罗国杰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陈立思主编:《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课程编号12_180015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方法

36学  分2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课学期2

讲:

教学要求:

课程编号:09_180107课程名称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362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开课学期2

教学要求:

使研究生掌握马克思、恩格斯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全景,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社会的影响和发展流派,以及对于我们的启示。

教学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重结构及其对后世的复杂影响。1.马克思早、中、晚期的思想发展。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层面与多层次。3.社会主义的多种流派(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1.卢卡奇、葛兰西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现。2.法兰克福学派与马克思主义。3.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4.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 1992;

3.马尔库赛:《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4.《爱欲与文明》,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

6.霍克海默、阿道尔诺:《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


课程编号:12_180017课程名称:文化与意识形态

时:36分:2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开课学期:2

讲:

教学要求:

导引研究生了解和熟悉古今中外思想家们关于社会文化与文明及意识形态的主要理论观点,从比较中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文明进步的思想;在此基础上,着重帮助研究生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三大文明的基本问题,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探索,深刻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文明进步的理论精华。由此,培养研究生形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问题置于社会文明进步的多重视野中去研究的基本理念,并且具有综合多学科研究方法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文化明的概念、主要内容构成、主要社会标志;(2)古今中外思想家们关于文化、文明主要理论观点;(3)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文明思想;(4)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5)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关系。

教材与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社会文明进步的论著。

2.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9;

3.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

4.〔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马敏、張三夕主编:《东方文化与现代文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6.宋泽滨、齐爱兰著:《社会全面进步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

7.〔德〕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北京,三联书店,1999;

8.〔荷兰〕E·叙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9.冯天瑜:《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英〕阿尔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花城出版社,2003;

11.刘景华主编:《政治学卷》,花城出版社,2003。


课程编号:09_180203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载体研究

时:362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课学期:2

讲:

教学要求:

导引研究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载体本质与功能,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载体、教育载体、口号载体、政策载体、传媒载体等载体的特点,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类载体的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

载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载体及其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载体的本质和功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载体及其特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育载体及其特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口号载体及其特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媒载体及其特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策载体及其特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类载体的研究方法。

教材与参考书目: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的论述;

2.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3.何萍、李维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庄福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理论成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王玉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理论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李吉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理论比较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马敏、張三夕主编:《东方文化与现代文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宋泽滨、齐爱兰著:《社会全面进步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德〕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荷兰〕E·叙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12.冯天瑜:《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英〕阿尔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见刘景华主编的《历史学卷》,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14.刘景华主编:《政治学卷》,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课程编号:12_180019课程名称:青少年成长研究

总 课 时:36学 分2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开课学期:2

主讲: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目前青少年存在的问题,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减弱这些问题,把政治思想教育更好地落到实处。

教学内容: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问题研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校园文化与新时期高校德育;大学生道德伦理问题研究;青少年犯罪与亚文化;关于学生隐性伤害的法律思考。

教材与参考书目:

1.高中建:《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2.路琳:《校园文化与高校德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3.刘金明:《青少年的心理与咨询》,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3;

4.刘强:《美国犯罪未成年人的矫正制度概要》,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5.(美)马丁.R.哈斯克尔等:《青少年犯罪》,北京:群众出版社,1987;

6.邵道生:《青少年犯罪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7.马冬梅:《青少年犯罪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8.叶茂林:《青少年攻击行为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9.陆士桢、王玥:《青少年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课程编号12_180020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社会问题研究

36学  分2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课学期3

讲: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本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揭示其演进的规律;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结合的必然性。

教学内容:

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在全国胜利的原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只有科学社会主义能使中国走出经不走繁荣考验的历史怪圈,等。

教材与参考书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两卷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2.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胡 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881;

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The Rise of Modern China,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6.John Fairbank(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华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剑桥中国史卷10-15)。


课程编号12_180021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专题

36学  分2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课学期3

讲: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体系,认识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基本脉络,揭示其演进的规律;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

一 按专题讲授马克思主义史基本问题,诸如马克思、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列宁是怎样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的功与过;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等。

考核方式及要求:考试。独立撰写论文或读书报告。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

具有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基础知识。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自编《马克思主义史专题讲义》;

2.马德坡等《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论》。


课程编号09_180007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36学  分2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课学期3

讲:

教学要求:



课程编号09_180101课程名称: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发展

36学  分2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开课学期3

讲:

教学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基础,也为我们观察社会历史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社会发展则是当今世界和中国各种思潮中的焦点问题。通过这一课程的开设,使研究生在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基础上,奠定他们思考现代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作为哲学世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社会历史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二)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观:《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发展观;《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模型;《资本论》中的社会发展理论。(三)现代化发展问题:现代化发展理论模型的演进;现代化发展中的多重问题;现代与后现代。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23、42卷。

2.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黄晓京译本,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3.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

4.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6;

5.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

6.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课程编号:09_180106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与宗教问题专题

362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开课学期3

教学要求:

指导研究生研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宗教的关系,使学生能在较高的理论层次上把握复杂的宗教现象,以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意识形态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宗教的产生、性质、特点和作用;宗教的发展趋势;宗教和迷信;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

教材与参考书目:

《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吕大光主编:《西方宗教学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92年版。何畏著:《迷信论》,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编号:09_180108课程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题研究

362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课学期3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进程,比较深刻地认识其历史必然性,揭示其规律;使学生学术和理论水平得到提高。
教学内容:

一 从历史和逻辑、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角度,讲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进程问题,诸如中国人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关注和介绍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理性认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产生和历史功绩中国各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概况;二分析不同学者所采取的研究方法,运用的理论范式。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中英文文献。

考核方式及要求:考试。独立撰写论文或读书报告。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
具有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知识。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自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讲义》;苏全有等《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史》。


课程编号:09_180204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实践研究

时:36分:2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课学期2

讲:

教学要求:

引导研究生了解和熟悉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在实践中的发展,政党在历史发展中的兴衰,政党政治与政权合法性,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和社会转型中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从内心深处确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教学内容:

1)政党政治的起源、演变,政党在历史发展中的兴衰;(2)西方政党理论演变与发展;(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执政党建设理论;(3)中国传统政治的遗产与糟粕;(4)毛泽东政党建设理论;(5)邓小平政党建设理论;(6)江泽民政党建设理论;(7)胡锦涛政党建设理论;(8)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与人的现代化;(9)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与执政能力的先进性寓于中国国情和中国的全面发展。

教材与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

2.齐彪:《当代世界政党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3.李虎:《理论·运动·政党的传承与前景 当代马克思主义论史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4.高新民、农华西:《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5.焦锦淼:《论共产党的现代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6.吴东华:《马克思主义党的纲领中国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张惠娣:《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在20世纪的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8.周少来:《人性、政治与制度 应然政治逻辑及其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祝灵君:《一致与冲突 政党与群众关系的再思考》,人民出版社,2006;

10.郭亚丁:《政党差异性研究——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比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课程编号:12_180027课程名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

时:36分:2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开课学期:3

讲:

教学要求:

引导研究生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在当代的发展,着重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使学生奠定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作好实际工作的基础。

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和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评估。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教育部社会科学与思政司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张耀灿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4.伟光等著:《思想政治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1999

6.郑永廷主编:《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2000

6.罗国杰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陈立思主编:《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课程编号:09_180304课程名称青少年社会工作专题研究

36分:2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开课学期3

教学要求:

引导研究生掌握系统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培养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去研究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社会工作基本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比较研究;社会工作基本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比较研究;社会工作实务在各类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教材与参考书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宋林飞:《现代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翟进、张曙:《个案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范克新、肖萍:《团体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张曙:《社会工作行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库少雄:《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徐震、林万亿主编:《当代社会工作》,台湾王南图书有限公司,2003

8.周永新主编:《社会工作学新论》,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

9.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王玄武等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郑永廷主编:《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2000



课程编号:09_180305课程名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研究

362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开课学期:3

教学要求:

引导研究生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研究中把握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内容:

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的发展规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比较研究;不同传统文化的相似性与特殊性比较研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建设中的正作用分析;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建设中的负作用分析。

教材与参考书目:

1. 蔡尚思.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2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

3.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

4.许启贤,张立文等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87 ;

5.谭家健主编.中国文化史概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增订版) ;

6.刘勤主编.茶文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

7.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点文选(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8.程裕祯著.中国文化要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

9.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

10.刘宝楠著.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 ;

11.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4 ;

12.朱熹.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87 ;

13.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多卷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课程编号09_180306课程名称: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

时:36分:2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开课学期3

教学要求:

引导研究生认识和发掘新时期文化建设中的德育功能和资源,同时更好地发掘和展示学校德育的文化内涵,使先进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有机结合,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探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成效上的规律,从而提高该领域教育的实效性。

教学内容:

文化与德育的概念涵义、时代特征、要素结构及其功能的再认识;德育与文化、教育之间关系的探讨;文化与德育之间的关系进行静态和动态研究;对德育文化属性的研究;新时期文化德育模式探讨。

教材与参考书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3.郭凤志:《德育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5.路琳:《校园文化与高校德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6.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7.朱炜:《文化视域中的高校德育研究》学林出版社2008

8.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3

9.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课程编号09_180308课程名称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6分:2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开课学期3

讲:

教学要求:

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和辅导活动,让研究生掌握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内涵、基本知识与主要研究思路,并在其中的某一侧面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新载体,为进一步深造及开展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高级专门人才。

教学内容:

学科多元化(利用心理学、教育学、思维科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等)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体现代化、互联网信息传播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角全球化(全球化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个性化、社会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人才具有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创造性是个性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现代化(现代化队伍的基本素质、队伍专家化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网络化。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张豪锋主编:《网络与学校德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2.陈立思主编:《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郑永廷主编,《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广东高教出版社,2000;

4.梁桂麟:《知识经济与高校德育》,人民出版社,2002



课程编号:09_180311课程名称比较德育研究

时:362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课学期3

讲:

教学要求:



课程编号:12_180022课程名称当代社会思潮研究

时:362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课学期3

讲:

教学要求:

引导研究生学习中外最新的社会科学理论,把握中外社会科学的前沿研究动态,重点介绍当前中外社会科学最新的著名人物及其观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既了解中外社会思想的发展趋势及治学方法。

教学内容:

近十年来在英文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最多的十位学者简介及其他们的代表作各一篇。

教材及其参考书:

自编教材。

参考书

1.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第2版)(研究生教学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George Ritzer.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 and itsClassical Roots: the Basic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返回 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