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通识课程教学新思路
美术学院 宋长江
2006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指导方案》中提到,公共艺术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鉴赏》便是规定课程之一。面对非美术专业大一学生,他们若无学习兴趣,再多目的、方法研究也是无根之木,因此教学理念必须更新,以兴趣推进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一、以“故事情节”代“知识描绘”
提高学习兴趣是当务之急,以情节性故事讲授方式能巧妙地解决这一棘手问题。故事情节:“故事”指人物传记,以情节为主体,代替以往的知识描绘。“情节”与“描绘”两词源于德国莱莘著作《拉奥孔》。《美术鉴赏》课程重点在于讲解艺术家、艺术流派及艺术作品等几大问题,其中又以艺术家为核心,无论是中国古代历史写作,亦或中国画史写作,均以人物“列传”为主。故事情节即延用中国传统历史写作方法,突出课堂教学“时间流动性”,而非知识描绘性的并列“物体”。传统课堂多为“描绘”型知识讲授,教师以概念阐释、性质分析等描绘知识要点。此种方式被诸多课程所应用,以往《美术鉴赏》教学亦循此例。“描绘”倾向于空间上的铺排与“呈现”,而非时间性涓涓细流式“涌现”。知识的讲解虽然也在时间中进行,前后关系带有形式上的逻辑自恰性,但描绘性讲解仍是一种铺陈,为视觉化的直接“呈现”,缺少前后的情节性联贯。以“情节”代“描绘”讲授课程,也即用一种“诗化时间性呈现方式”来讲授以“美术作品空间呈现”为主的《美术鉴赏》。
二、课程体系的建构
一般而言,《美术鉴赏》之类的公共艺术通识课程没有固定教材,甚至根本没有教材。数据表明,有统一教材的学校只占23.6%,没有的高达70.9%。本人试图建构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课程体系:大体分为3部分,主体部分的6个人物传记,东西方美术专题各1个,最后1次总结。首先,选取东西方6位最具代表、著名艺术家。代表性艺术家既能继承之前艺术传统,又能沾溉后人,西方选择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现代主义立体画派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中国部分选取明代的唐寅、近现代的齐白石与徐悲鸿。其次,辅以两个专题性讲座,分别为“西方裸体艺术”“中国吉祥图案”,采撷东西文化菁萃,在对比中加深理解美术文化。两个专题讲座仍以历史发展的顺序,从时间进程中抽丝剥蚕,使学生认识到西方祼体艺术、中国吉祥图案的发展状况。最后,以一个“美的形态”美学专题为结束,既讲解了新知识,又呼应前面几讲内容。本讲选取四个美学形态:“优美”“崇高”“荒诞”“中和”。从对应关系而言,“优美”—达·芬奇、祼体艺术;“崇高”—米开朗基罗;“荒诞”—毕加索;“中和”—顾恺之、唐伯虎、吉祥图案,而在东西方美术的综合者徐悲鸿那里,“优美”“崇高”“中和”三者皆有。
三、教学效果评估
成就方面。首先,以“情节”代“描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很喜欢这种授课方式,听故事之余就能较为深入地认知一位艺术家、一个艺术流派的基本特点。其次,开拓了大学公修课《美术鉴赏》的教学思路,探索到适合非美术专业学生学习美术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最后,本课程有效提升学生审美感受力,达到了《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目标。由于审美是一种情感的共通性(康德语),情感不同于理性的普遍性,存在着诸多不可言说。不可否认,目前的课程改革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还需继续精进完善。第一,课程内容方面的人物传记尚需调整,因为18课时不变,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美术鉴赏》贯通中西确实不易做到,所以代表性人物的选择就极为重要。第二,故事趣味与教学目标轻重混淆。以唐伯虎为例,从学生上交学习心得作业来看,大多被其一生传奇经历所吸引,较少分析其绘画风格、艺术作品。第三,教学方法还需改进。就实际情况而言,本校艺术通识类课程一般为大课堂,动辄200人,甚至近300人,因此诸如“讨论”“学生演讲”“反转”之类的方法很难实施,仍只能以“一言堂”式的讲授法为主。
“图说”性的艺术史写作方式是西方传统,“情节”式列传是中国艺术史书写传统,两种传统内在相通。换句话说,用全球共用的传统艺术史写作方式向非美术专业学生讲授美术鉴赏,更能激起他们情感上的认同,提升审美素养。艺术通识教育是健全人格、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我辈美术教育工作者只有在不断地摸索与探讨中精进不已,方能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达成教育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