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发展历史与概况
betway官方app 水产养殖学科始建于1983年。1984年新乡师范学院生物系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1年获得水产养殖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农业推广硕士(渔业)学位授予权,2008年被批准为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同年,建立河南省农村科技培训基地和betway官方app 水产研究所。2009年水产养殖系被接纳为全国渔业科技协作网会员单位,2011年,水产养殖系被吸纳为中国高校水产学科联席会理事单位,2012年申报的新乡市鱼类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获准立项建设。2012年7月18日,betway官方app 决定成立水产学院,10月12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文件,水产学科被评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开启了水产专业发展的新篇章。2013年7月,水产动物疾病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经河南省发改委组织专家评审,获批立项建设;2013年12月,河南省水产动物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河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审,获批立项建设;2014年10月,水产养殖学专业入选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率先进入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betway官方app 水产学科经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四个学科方向,分别是:水产生物育种与增养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医学、渔业资源与环境。本学科积极引进人才、凝练方向和加强科研条件建设。四年内引进人才25人(其中校特聘教授1人)。至目前为止,学科现有专任教师35人,实验教师3人,专任教师实现全部博士化,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讲师2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7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1人,河南省杰出青年3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2人;实验教师中高级实验师1人,助教2人。学科教师年富力强,思维活跃,创新性强,其中35岁以下教师占60%以上。拥有6个教学实验室,5个研究室,128㎡流水养殖实验室和7000㎡水产养殖实训基地,科研用房总面积1200㎡;现有大型仪器设备20余台,总价值1300万元。
本学科四年内,共主持国家级项目12项、省级重大、重点项目29项;发表科研论文109篇,其中SCI收录39篇;出版专著8部;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2项,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3项,专利2项,技术转让6项;联合培养博士生2人、硕士生55人。
二、学科发展总体目标
本学科点建设成为立足中原渔业经济发展,凸显北方内陆水产特色,全面提升水产学科建设水平,把本学科建设成为在省内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水产教育与科技人才培养、水产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水产技术社会服务基地。
三、人才培养目标
本学科设有水产养殖和水族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水产养殖学术型硕士学位和农业推广硕士(渔业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余人。研究生培养是学科发展的重要依托。本学科通过完善培养制度,规范培养措施,加强学术交流,致力于培养具有原始创新能力、较高人文素质、较强竞争意识,广泛适应能力和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研究型、应用型人才。
四、学科方向和特色
1.水产生物育种与增养殖
本方向主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我国重要水产动物资源种质特性,建立种质鉴定标准和资源保护技术方法,评估水域环境变化对水产生物种质资源的影响;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鱼类遗传性状改良、种质创新,对内陆水域重要水产生物进行选育和提纯复壮,为渔业生产提供优良养殖新品种;探讨不同养殖模式对各类水域生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构建科学的养殖容量及生物学能量的可持续模型,创建集约化健康养殖模式;研究观赏水族养殖技术,培育新的观赏水族养殖对象,探索内陆地区休闲渔业新模式,开展水族景观规划设计。
2.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1)鱼类糖脂代谢调控机理研究:建立BBMV荧光法用于糖转运活性研究,构建了鲤肠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模型,对影响鲤葡萄糖转运的关键载体(SGLT1/GLUT2)进行协同作用分析及分子结构解析,探索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瘦素)对鱼类能量代谢和平衡的调控作用。深入研究关键miRNA、lncRNAs及脂代谢基因的功能和三者的相互作用(2)微生物资源发掘及利用:主要关注高温、高盐、溶洞等特殊生态环境的资源微生物的开发及利用。已建立微生物多相分类平台,分离获得细菌、放线菌、古菌等4000余株,其中新种(属、科)46。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泥鳅专用微生态制剂和中温木聚糖酶酶制剂的生产工艺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
3.水产动物医学
本方向以水产动物免疫和重要疾病防控为研究重点,从水产动物分子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疫苗研发及疫苗导入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鱼类分子免疫。采用现代分子免疫学、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研究手段,对于鱼类免疫和抗病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2)河南鱼类重要病原生物学研究。对河南主养鱼类重要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和保存,建立河南鱼类病原库。在此基础上,研发渔业疫苗。
4.渔业资源与环境
本方向利用传统渔业资源调查方法,环境监测方法和渔业监测评价方法,并结合现代渔业资源定位技术、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生物学信息学等方法,对我国渔业资源和水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并在渔业资源、环境修复和保护方面综合运用现有先进方法,开展科学研究实践和探索。针对河南省乃至全国不同流域和水库,综合利用各种方法开展渔业资源调查、监测,并不断挖掘新的养殖对象。针对铁路、水坝、矿产开发等大型工程对水域生物资源的破坏和影响进行环境评估,并提出有效合理的补偿方案。
五、国内外影响
本学科在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区位优势,是中西部地区培养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和进行淡水养殖研究的重要基地。依托水产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学科发展较快。学科整体实力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先进地位。2016年2月20日,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推出的《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咨询报告》中,本学科在全国水产类高校培养单位综合排名位于第1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