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时间:2016-08-12浏览:848设置

一、学科定位与目标

定位: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本学科学术力量较为雄厚,是betway官方app 重点扶持的学科,也是河南省第八批重点学科,在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相同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目标:结合本学科自身的特点,努力凝炼学科的专业特色,强化内涵建设,整合研究力量,全面提升学科教学科研水平,力争经过精心建设,使本学科整体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部分方面在国内相同学术领域形成自身的特色并具备一定优势。

二、本学科的优势与特色

优势:首先,本学科有着较高的学术研究平台,本学科既是河南省重点学科,又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一个、校级研究平台一个;其次,本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本学科现有研究人员2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0人。职称、学历和年龄梯队建设科学合理,研究水平高,本学科拥有河南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2012年度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人物1人,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1人,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第三,本学科研究基础较为坚实。本学科建有三个多媒体教室可供培养研究生使用,每位研究人员都拥有自己的办公室及电脑等研究设备,所拥有的图书报刊资料及数据库能够满足研究人员的研究需要。

特色:本学科在研究方法上形成了以历史研究法为基础,同时又注重广泛借鉴其他研究方法解决学术问题的治学路径;在研究方式上,注重团队协作,发挥集体优势开展学术研究;在研究重心上,坚持学术研究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原则,重视本学科学术研究的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

三、人才培养目标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高级人才的重任。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使硕士研究生在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具备良好的学术素质、高尚的学术道德的基础上,初步具备提出新问题、获得新史料、采用新方法、引用新理论、运用新技术和获得新认识等能力,从而为今后进一步深造或胜任历史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四、学科方向设置

本学科共设有五个研究方向:

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方向。本研究方向注重史学与政治关系的考察,不局限于以史学文本为研究对象、单向探讨史学发展的藩篱,而是从学术与社会变迁的视角入手,拓展史学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另外,本方向注重对中国古代史学思想内涵和精蕴的发掘,系统阐释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的理论体系,打通经与史的界限。

2.中国古代史研究方向。本研究方向以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为主要研究领域,研究重点包括秦汉史、宋史、清史等断代史研究和古代经济史、古代政治史、古代民族史、古代中外关系史和古代学人研究等相关领域。

3.历史文献学研究方向。本研究方向重视宋元明清文献的整理研究,形成了以历史编纂学和历史考证学为主,版本、目录、辨伪、校勘等相结合的研究路径。

4.专门史研究方向。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近现代中国社会史、中国经济史和中国文化史研究,注重突出研究的资政性作用。

5.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向。本研究方向主要以晚清民国与社会史为研究重点,注重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和邮政领域的角度考察近代经济的变迁;在当代史领域,着力从乡村社会变迁着手,对当代中国人口问题、医疗问题和社会动员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五、国内外影响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方向在清代、民国及当代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方面成就突出,本方向学术带头人王记录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兼任河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在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领域有着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影响。中国古代史研究方向在明清灾荒史、区域史、学术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效显著。其中本方向学术带头人鞠明库教授明史研究领域造诣不凡,深受学界的关注。历史文献学研究方向在宋代文献、中国家训文献及中原文献等研究方面成就不凡。本方向学术带头人赵振教授是国内知名的家训文献研究专家,在该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向在中国近现代邮政业、交通运输业、生态环境、荒政以及中国现代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本方向带头人苏全有教授兼任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理事、河南省史学会理事,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有着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影响。专门史研究方向在中国近现代及当代社会群体组织、能源史、村落家族文化、三农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成效显著,方向带头人王守谦副教授在中国近现代能源史研究领域成绩显著,在国内外相关学术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