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公共管理类郭嘉欣
公共管理学的课堂上初次接触到“善治”这一概念,继而想有进一步的了解。俞可平作为国内治理和善治理论的开拓者,其著作对于理解治理现代化对于当前中国的现实意义有很大帮助。以下是我对该书中社会治理理论的理解及结合前不久河北邢台洪灾事件的一些看法。
治理与善治
善治是随着治理理论发展提出的新概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一词在西方学术界,尤其是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领域,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从各种定义中可以看到,治理的基本含义是指官方的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在一个既定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其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
治理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但有效的治理必须建立在国家和市场的基础上,这样治理就存在失效的可能性。为了克服治理的失效或使治理更加有效,一些学者和国际组织提出了善治的概念。概括地说,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俞可平将善治的基本要素归纳为十点,即合法性、法治、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有效、参与、稳定、廉洁和公正。
批判和应用
作者在自序中提到,有些人认为国内流行的治理理论不过是对西方理论的翻译和搬用,就据此抵制,加以批判,是将学习借鉴西方文明合理因素简单视为“西化”的不负责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善治作为来自西方的理论,必须使其本土化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尽管书中结合中国社会实践附上了社会治理评估的框架和指标体系及详细说明,实际应用中政府的治理能力仍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7月18日至21日,河北省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造成洪涝灾害,其中邢台大贤村等12个村因政府措施不力导致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最为严重。防洪工作的失误反映出政府社会管理尤其是预警管理上的盲点。首先,就抢险救灾而言,要看政府在灾害发生前有没有预案,灾害发生后有没有。应急预案是“未雨绸缪”,一旦灾情发生则考验应急措施是否配套,指挥官员是否训练有素,是否能在短时间内拿出准确到位的办法来。其次,按照善治的责任性和回应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说,本次邢台洪灾是某些干部缺乏灾害意识,更缺乏服务意识的结果。但必须看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能光靠政府动员能力,要靠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培育社会组织和强化公民素质。抗灾不只是政府的事,还要靠各界社会力量,与政府和军队构成协同。比如蓝天救援队、壹基金、台湾慈济会等民间救援组织,在历次灾害中都是不可忽视的救援力量。此外,面对天灾,中国公众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上积极参与微公益救援项目,倡议科学救援,交流自救经验,强化应对能力,也是实现善治的现代社会所必需的。
结语
当前,一些公共领域面临着利益相关者对政策都不满意的“城管式困境”,重构公共治理秩序,努力实现国家、市场、社会的协同治理,是走出这一困境的根本途径,也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改善社会治理状况的关键所在。